论读书与自私主义的盛行

读书本来是好的,但如果曲解了其中的意思,或只看到其坏处,而不看到其好处,借其智慧以殉己私,那么人就变坏了。有些人本来是个好的,读了些书就变坏了。
有个老师在课堂上讲课,突然发生地震,他对学生说:“不要慌张。”自己却丢弃学生不顾,一个人逃走了,岂非懦弱自私的表现?这到底还算正常,换成你和我,表现也未必好到哪里去。但是有人在地震发生,独自逃生后,却写文章得意地宣扬自己的英勇机智,“毫无道德上的内疚感。”大难临头,除了女儿,他甚至连亲娘都可以不救——他说谎,他连女儿也不会救。如果女儿挡住了他求生的路,估计他连女儿都可以一脚踢开。人自私到这种地步,那还算是人吗?而且这种人,不在少数。
自从西方自由竞争民主平等思想进入中国,人的道德意识就愈渐下降了。丢弃了孔孟的利己利人,爱人济世,墨子的从不利己,专门利人,摩顶以利天下的思想,人们变得自私地可怕。在古代,路人有难,尚且拔刀相助,解囊相援,而在现代,遇到灾难,不要说路人,亲人尚且不顾!专取了杨子的“一毛不拔以利天下”的思想,以个人为中心,专门利己。自由主义泛滥成自私主义,杨朱思想虽主张为己,但不侵他,而达尔文的强权竞争思想渗入人心,人们盲目残忍地互相争斗起来,不是变得自私,就是冷酷。难怪有人说这是个道德沉沦的时代,因为人们追求绝对的自由,摆脱任何道德的约束,哪里还有什么道德上的内疚感?
昔郭子跳楼,沫若无心不垂泪;长子死谏,金庸不顾而离婚。此二人岂非饱读诗书的大师?冷酷自私到如此,抑读书之过耶?观古今读书当了官,多成贪官,不为世益,反为世害。读书在其人如何,其人心正,则可益世;其人心邪,则可害世。故教人读书,首在教人如何做人。做人乃教之本,读书乃教之末,舍本逐末,岂非孟子所谓缘木求鱼?
毛泽东说:“路线不对,读书越多越反动。”故书要善择,思想要善辨,心术要正。庄子有段话说得甚是深刻,就是圣贤之书也助长盗贼之恶。
庄子主张绝圣弃知,为什么要绝圣弃知呢?他说:“ 世俗之所谓知者,有不为大盗积者乎?所谓圣者,有不为大盗守者乎?何以知其然邪?昔者齐国邻邑相望,鸡狗之音相闻,罔罟之所布,耒耨之所刺,方二千余里。阖四竟之内,所以立宗庙社稷,治邑屋州闾乡曲者,曷尝不法圣人哉?然而田成子一旦杀齐君而盗其国,所盗者岂独其国邪?并与其圣知之法而盗之,故田成子有乎盗贼之名,而身处尧舜之安。小国不敢非,大国不敢诛,十二世有齐国,则是不乃窃齐国并与其圣知之法以守其盗贼之身乎······由是观之,善人不得圣人之道不立,跖不得圣人之道不行,故圣人之利天下也少,而害天下也多。 ”语出《庄子. 外篇·囗箧第十 》,论点甚是深刻,难怪《红楼梦》引用了其文中一些话,引用的是:“ 故绝圣弃知,大盗乃止;掷玉毁珠,小盗不起;焚符破玺,而民朴鄙;掊斗折衡,而民不争;殚残天下之圣法,而民始可与论议;擢乱六律,铄绝竽瑟,塞瞽旷之耳,而天下始人含其聪矣;灭文章,散五采,胶离朱之目,而天下始人含其明矣。毁绝钩绳而弃规矩,俪工捶之指,而天下始人有其巧矣。故曰:大巧若拙。削曾、史之行,钳杨、墨之口,攘弃仁义,而天下之德始玄同矣。彼人含其明,则天下不铄矣;人含其聪,则天下不累矣;人含其知,则天下不惑矣;人含其德,则天下不僻矣。彼曾、史、杨、墨、师旷、工捶、离朱者,皆外立其德而龠乱天下者也,法之所无用也。 ”
有些人是不可以仁义说教的,要用淳朴的道理去感化他。读书可以使人为善,也可使人为恶,固在心术正邪,取舍不同耳。(玄儒先生)

标签:
作者:司马青衫
附庸风雅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遇见美好,聪明人是分享出去.)
版权所有原创文章,转载请保留或注明出处:https://www.simaqingshan.com/post/121.html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105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