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三国演义】关羽失荆州是战之过还是人之过

【新解三国演义】关羽失荆州是战之过还是人之过

  在如今防微杜渐抓吏治、激浊扬清荡新风的形势下,重温关羽“大意失荆州”这个桥段,管窥其中的得与失,是非常有必要的。


  《三国演义》第七十五回,“关云长刮骨疗毒,吕子明白衣渡江”。大伙儿若有兴趣,可以去读读,也可以跟三国志、资治通鉴等正史交相印证,看看荆州到底是怎么丢的?是偶然还是必然?是战之过还是人之过?谁该承担主要责任?烽火虽已经熄灭,警示却声声可闻。


  荆州守备力量的分析


  本不想啰嗦这一段,但有人以战略缺失、无援、助骄等借口施展腾挪之术,意欲嫁祸于诸葛,那就要掰扯掰扯了。


  诚然在正史上,刘备取西川,留守荆州的阵容是豪华而强大的,孔明总负责,文有马良、蒋琬,武有关羽、张飞、赵云;防御布局也非常合理,关羽拒襄阳(拒曹),赵云守江陵、公安(防吴),张飞领四郡巡江(策应)。


  庞统死后,刘备抽调孔明、张飞、赵云、蒋琬等入川相助,关羽开始镇守荆州,那么,他的团队力量削弱了吗?不尽然。


  我们只分析小说,小说是这样写的,孔明入川前问关羽,若曹、孙同时来侵,该怎么办?关羽回答,可分兵拒之。孔明于是千叮咛万嘱咐,只有北拒曹操、东和孙权才是上策。关羽回答,“军师之言,当铭肺腑”。


  关羽虽然骄傲,但IQ不低,既然说“可分兵拒之”,那就排除了兵力不足的问题。这是其一。其二,关羽的团队,文臣尚有谋士马良、荆州治中从事潘濬、南郡太守糜芳等人,固然不及卧龙凤雏,但皆是“为人聪察,对问有机理”的匡救之才;武将整体而言稍弱,如关平、周仓、廖化、傅士仁、赵累,等等,也并非不可用,如王甫就认为赵累是杰出的人才。


  若说孔明留下守荆州的力量不足,关羽何以坚持了十二年?若说小朝廷没有给予相应的增援,可是关羽发出过求援信函吗?若说孔明助骄,更是不值一驳,关羽向来就是眼中只有刘备、没有他人之人。


  小说试图以“关羽拒婚,破坏联盟”来概括荆州失陷,那是为了神化诸葛亮,对应那句“东和孙权”的嘱托而已,一句话就推翻了:如果和议有效,东吴四代将领长期驻守陆口干嘛?


  可见不是力量不够,而是干部队伍出了问题。


  吏治的根本在于选帅


  种种迹象表明,只要处置得当,譬如打造出一个铁一般的干部团队,荆州是可守的。刘表那么平庸,也在荆州呆了数十年,没见守不住。即使丢了,若能合兵一处,兵贵神速,也是可以重新收复的。


  假设一下,如果关羽听取了王甫的建议,让赵累都督荆州军事,协助潘濬强化烽火台防御,又或者潘濬稍稍尽忠职守,陆逊的计策又怎能得逞?如果傅士仁、糜芳不临阵倒戈,合公安、南郡之兵救援,关羽再急行军赶回,不给东吴安民喘息之机,走麦城的事儿还会发生吗?历史上有过这种例子的,如刘邦攻陷徐州,项羽就是丢下大军,仅带少量人马,乘刘邦立足未稳之际而迅速的一举击溃刘邦联军的。然而,这些只是假设。关羽是个万人敌,可以攻城掠寨,做个精干的办事员,却没有帅才,缺乏临机决断的能力,难以独当一面。


  中国历代传承下来的以及如今被广泛认可的领导哲学,其实就是两个原则:一是“君恩”,一是“均分”。前者强调人才选拨,善待下属,以换取“臣忠”;后者强调资源共享,给予机会,让大多数人获得价值实现。这两个原则也是有利于打造干部队伍的,而关羽根本不懂。


  我读了本回目的前面几回,发现这十二年里,关二爷从四十八岁干到六十岁,几乎都是一个人在唱戏,班子建设完全处于静止状态,谁刚开始干嘛,此时还是干嘛,没有对任何干部进行过轮岗交流或推荐升迁,甚至连起码的考察接班人的意思也没有。这在古代三年一换届的官场,相当罕见。


  相反,我倒是看到了许多关于他违背“均分”原则的事儿。潘濬是蒋琬的表弟,蒋琬是诸葛的亲信,这些人都是“士子”,因此,关羽压制了他。看看潘濬归吴后所享受的提拔及发展表现,关羽泉下有知,恐怕肠子也要悔青。糜芳是刘备的小舅子,算是“自己人”了吧?那也不行。关羽北伐途中催粮,糜芳与傅士仁供应不力,关羽总是大骂“等我班师,军法伺候”。跟你干,没有前途也就罢了,还这般的不待见,傻子才会对你效忠。


  领导干部首先不能把自己当神,个人英雄主义或个体意识太强,甚至高于团队意识,那就相当危险了。团队其他成员经过长期思考,不会认识不到某种不确定因素的存在,他们会选择符合自己期待的领导人选,比如那些善于将利益与人均分、隐藏个人意见,遵守传统规范的领袖人物,比如孙权、刘备等,都是这种优秀的领导人,关羽显然不是。


  在那个十二年里,荆州所有的光彩,都集中在他骑着赤兔马、挥着青龙揠月刀的神一般的身影上,别人的价值实现不了,“恩”与“忠”的价值交换也就显得多余了,没交换,没功劳,也没资源共享与各自发展的机会,他的下属如何能够努力?如何愿意效忠?剩下的不是唯唯诺诺没有主见,就是溜顺须拍马阿谀奉承,也难怪这些人一战不打就投降,一战不打就跑光。


  吏治的根本在于选帅,只有选择那些具有大气象的领导干部来率领团队,才能实现远大目标与理想。朱熹曾撰对联:“地位清高,日月每从肩上过;门庭开豁,江山常在掌中看。”寥寥数语,把领导者的责任、应该具备的境界和品质,说得清楚明白,给人以深刻的启迪和教育。


  关羽不具备这种大气象,刘备用他镇守一方,是用错人了。


  领导干部要顾全大局


  从《隆中对》的战略构思来看,荆州的重要地位不言而喻。关羽“大意”失荆州,然后走麦城被捉,父子同死,让人不胜唏嘘。


  这一管理失误所产生的负面效应,也同样令人扼腕。陆逊火烧连营,刘备兵败夷陵,这些就不说了,《隆中对》战略的破产,导致诸葛亮六出祁山徒劳无功,统一大业完不成,才是最让后人“泪沾襟”的。也就是说,作为荆州的最高领导人,一方统帅,关羽所要做的所有的工作,都理应是围绕蜀汉立国的最大目标----即固守荆州等待北伐而展开,他的种种不顾大局的行为实在令人不解。


  我举两个例子来说明。小说里写到关羽攻击樊城时中箭,关平与众将建议他回荆州养伤。这无疑是个很好的建议,养伤可以作为理由,回防荆州才是固本。但关羽却发怒了:“吾取樊城,只在目前。取了樊城,即当长驱大进,径到许都,剿灭操贼,以安汉室。岂可因小疮而误大事?汝等敢慢吾军心耶!”当真是把好心当作驴肝肺了。另,华佗来为他刮骨疗伤,建议他固定手臂、蒙住眼睛,这也是个很好的建议,起码可以减少流血与疼痛、保存体力,他却逞强道:“吾视死如归,有何惧哉?”也不想想,你死了,荆州怎么办?


  如今常说,领导干部要顾大局、识大体、全大节,实际上都是素质要求,即抓住根本。《吕氏春秋--当染篇》里有这么一句话:“那些不会做国君的人,伤形费神,愁心劳耳目,结果却治理不好国家,这是因为没有抓住根本”。《汉书--艺文志》也说:“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此君人南面之术也。”我想,做国君如此,做领导也该如此吧。领导干部是管理人的,是将将,而不是做具体事儿的,如果一个统帅去将兵,显然就没有做到“秉要执本”。


  兵法云:“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对于关羽来说,守住荆州,就是大局,就是“要”和“本”,其他的都是旁枝末节。有人曾断言关羽北伐,是因为刘备有过命令。不错,诸葛亮是曾建议刘备下达这样的命令,但刘备下了没?不知道,多半没有。因为《隆中对》早有北伐的前提与预设:“天下有变,则命一上将将荆州之军以向宛、洛,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秦川”。当时“天下有变”了吗?刘备出秦川了吗?


  可见关羽北伐是自作主张罔顾大局的。


  秉要执本,领导需切记;本末倒置,领导需切忌。


  作为领导干部,有任务勇挑大梁是对的,有困难迎难而上是对的,有危机挺身而出是对的,有邪气坚决斗争也是对的,但必须围绕“国家和人民的利益”这一根本去谋划全局,必须以管好干部为最大要务去开展工作;如果放着这些大事实事不去做,却一竿子插到底,甚至越俎代庖,那就危害无穷了。道理很简单,一旦形成风气,将会出现职责不明、政令不通、人际纠葛、矛盾尖锐等隐患。


  综上所述,关羽失荆州,不仅仅是个“大意”,“大意”之外还有许许多多个大大的教训。俗话说得好,“有舍才有得”。选拔领导干部,不能学刘备任人唯亲;作为领导干部,不能学关羽本末倒置。不为国谋本,不为民谋利,事业终将垂成。重温这个桥段,领导干部思之,可有“职务恐慌”?



声明:

版权丨阅读三国(今日头条)

编辑丨司马青衫

作者:司马青衫
附庸风雅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遇见美好,聪明人是分享出去.)
版权所有原创文章,转载请保留或注明出处:https://www.simaqingshan.com/post/1271.html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991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