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解三国演义】一策一表一尽瘁,千古一相一卧龙(上)

【新解三国演义】一策一表一尽瘁,千古一相一卧龙(上)

  孔明向以“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之中华民族代表形象著称,观少陵、香山、放翁等坠泪之诗,可明矣。后世亦有本朝总理秉承此旨,为万民谋福,十里长街纷飞之泪水,刻划伟人远去之背影。然近年孔明形象在网络上屡遭诬蔑、贬损,一时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孔明竟代之以祸国殃民、不自量力、排斥异己、弄权小人等形象,颇有黑云压城、颠倒乾坤、不打倒孔明誓不罢休之势。语虽出自网络,并无权威史学家认同,然虑及网络受众面极广之特性,遗害匪浅。虽有慷慨之士为武侯直言,然多被扣上读死书、不动脑筋、迷亮、追星族的雅号,令君子不忍卒言。


  考网络泼孔明脏水者,因读史囫囵吞枣,不知读史需综合史料全面分析,觅得一鳞半爪,便若发现新大陆一般,动辄来论坛“告知历史真相,其实孔明不咋的”;三因出名之实际需要,没有比打倒一位早为中华之偶像、却已无法替自己辩护之伟人,更有此奇效者(若让其打倒某现实名人,一来无此本事,二来也没这个胆子,是为一笑)——凡上种种。观其手段,或断章取义、或无中生有、或撒泼耍痴、或视而不见、或人身攻击、或以主观想象代入历史,不一而足。


  在下不才,三尺微命、一介京城落魄书生,无才无德,唯知“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尔。但见中华传统文化形象被群小一一肆言诬蔑、群起毁伤,唯觉心胆俱裂,誓言扶之。在下位微言轻,为孔明辨言,上不达于天听,下不见闻黎庶,唯愿与知音者共鸣尔。


  没有文化传统的民族,是没有希望的民族;有悠久的文化传统而不知珍惜的民族,是天生的奴隶之邦——是为题记。


  一策一表一尽瘁,千古一相一卧龙


  ——为孔明辩诬


  孔明五次北伐成败分析


  孔明被人所谤,不外其用兵、用人、与刘氏父子二人之关系三事。


  孔明用兵能力,世人多引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评语:“然连年动众,未能成功,盖应变将略,非其所长欤!”,结果就此得出孔明用兵不行的结论,加上多有论孔明北伐无尺寸之功、战略失败者,二者观点结合,看起来甚是相得益彰。


  且不说陈寿《诸葛亮传》前面把孔明写的近乎完美,怎么也得给他加点缺点——否则陈寿作为晋臣,如此美化敌国丞相,自个吃饭的家伙可就有点小小危险了——就算陈寿写了这些,也得结合前面的评价“然亮才,於治戎为长,奇谋为短,理民之干,优於将略”共同考量,综合观之,颇与东坡“书不如画、画不如文、文不如诗、诗不如词”之评类似,即孔明最为擅长理政,其治国能力在泱泱中华历史上可排名前十位,殊无异议——即使是极端反亮者,也很难就这点指摘什么,然而孔明治政优于用兵,并不等于孔明不会用兵,或者用兵能力低下。孔明军事家这顶帽子,以在下之见,还是可以戴的牢牢的。


  下面就孔明蜀汉建兴六年——十二年(公元228年——234年)对魏国五次北伐的成败进行分析,兼论孔明的用兵能力。


  一、北伐前的战略准备


  蜀汉章武三年(公元223年)春,蜀汉昭烈帝刘备伐吴大败,病逝于永安白帝城,逝前将后主刘禅托孤孔明,并命后主事亮如父,可谓信任备至。后主即位,孔明封侯开府,又领益州牧。由于孔明此前已以丞相录尚书事,假节,张飞卒后,更领司隶校尉——掌握蜀汉军政大权,又稽查京畿百官。故孔明此时大权在握,政事无巨细,咸决于孔明。


  孔明荷托孤之重,内修政理,治理因昭烈大败而至疲敝的蜀汉;外结东吴,修补因东吴偷袭荆州和昭烈伐吴而破裂的两国关系,以免蜀汉两面受敌。


  孔明又于建兴三年(公元225年)平定南中叛乱,耗时约半年,春出秋平,再一次展现了自己的军事才能。此次平乱,孔明采用马谡“攻心为上”的建议,七擒七纵孟获,收服南中人心,使后来南方再未发生大规模的全局叛乱,经过诸葛亮时期李恢、马忠等及其后张嶷的治理,南中渐渐稳定,巩固了后方。或言”七擒孟获“不足以信,然考孟获一生,并非等闲之辈,其为夷、汉所服,兼并叛军余部,退却至南中南部,由于孟获熟悉当地地理,又得民心,回旋余地应当较大,只有在久战失利、日暮途穷、无计可施的情况下,才有可能真心实意的投降。故无论”七擒孟获“一事真伪与否,其实质却始终无二,即孔明征服南中人心的结果。


  南中烟瘴之地,向来难治,西汉王莽遣宁始将军廉丹,发兵十余万击之,然而将士运粮困难兼疫病,连年不能克而还。而且偏远之地,不习王化,民风彪悍,好勇斗狠,因此南中少数民族文化虽不发达,战斗力却极强——说白了,人家少数民族文化确实低点,可是身上两膀子肌肉和IQ却一点不差。世界历史上冷兵器时代野蛮战胜文明之战例,数不胜数,罗马帝国亡于蛮族入侵,我国历史上五胡乱华、富庶的北宋屡屡受制于辽、金,便是明证。后来孔明平定南中后,选南中劲卒组成战斗力惊人的“无当飞军”,又是明证[5]——第四次北伐时,王平守南围,所率领的就是这支“无当飞军”,魏国大将张颌率兵来攻,然王平所部战斗英勇,视死如归,张颌终无功而返——南中少数民族部队的战斗力由此可见一斑。另外,再考虑到南方特有的复杂热带丛林地形、瘴气等影响,孔明能在短短时间内(五月渡泸,其秋皆平)令南中归心,实属名将之轨,只此一事,功绩便可比东汉名将伏波马援,军事家的帽子,想来是无法摘掉了。


  网上多有军事白饭大言南中文化不行,言下之意,南中将兵不会用计使诈(这好像跟文化没啥关系,倒是跟IQ有关),平定南中,小case,派一偏将足矣——此等谬论在下惊为天人之际,始知无知者无畏,古人诚不余欺也。


  二、孔明所采取的北伐战略考量


  经过数年治理,蜀汉逐渐恢复元气。蜀汉建兴五年,魏黄初七年(公元226年),魏文帝曹丕去世,年轻的明帝曹睿继位。孔明认为北伐魏国,兴复汉室的机会来到了,遂向后主上书千古传颂的出师表,决心出师北伐。在敌强我弱的局面下,孔明居然采取主动进攻的态势,乍想确实颇费思量,难免给人孔明不自量力、未能审明天下大势之感。然对当时三国鼎立的局面详加考察,便不难理解。首先,蜀汉以克定中原、兴复汉室为旗帜,必须在军事行动上有所交待,若仿东吴偏安一隅,则名实皆失。加之吴蜀联盟基础非常脆弱,若非双方共同面临魏国的军事威胁,早就掐的不可开交,只有通过北伐魏国,蜀汉才能将联盟脆弱的纽带系的更加牢固。其次,蜀汉仅一州之地,魏却独占九州,加上当时中原又是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倘若两国相安无事,和平发展,差距只会越来越大,对蜀汉而言,只剩坐以待毙一条路——后世蜀地割据政权所作所为,便是榜样。天幸中原历经多年战乱,此时在魏国统治下的休养生息刚刚开始,若将战场开到魏国境内,通过战争强制打乱魏国休养生息的步伐,令其疲于奔命,无法放手发展经济,如此可以避免两国差距的进一步拉大,蜀汉亦可寻觅时机,徐图进取。


  孔明虽决意实现先帝遗愿,以蜀汉一州之地对抗魏国九州,然而在众寡悬殊的局面下,应当如何选择作战方略?从孔明后来的军事行动综合分析,孔明采取了出兵魏国防守相对薄弱之边地,蚕食雍凉,夺取与魏国分庭抗礼之基,徐图关中及中原的战略。


  当时蜀汉北部边境面临的形势是:北伐以汉中为根据地,可以从汉中翻越秦岭,北进关中,也可以西出陇右,蚕食雍凉。前路共有四条通道,从东向西为子午道、傥骆道、褒斜道、陈仓道。子午道是从汉中向东到洋县,沿汉水向东再折向北,过宁陕县,经子午镇到长安,古人以北为子,以南为午,故称子午道,此亦刘邦当年入蜀之通道。傥骆道也是从汉中向东,经成固到洋县,沿傥水经骆谷关,再沿骆河到陕西周至,因其沿傥水、骆河而行,故得名傥骆道,其开辟时间较晚,路途艰险,历史上使用极少。褒斜道是沿褒水和斜水(今石头河)开辟的翻越秦岭的著名通道,南起汉中城北的褒谷口,北到郿县的斜谷口,褒斜道南连入蜀的金牛道,是川陕之间的主要通道。陈仓道是汉中向西再向北,迂回经勉县、略阳、青泥岭、凤县、古散关,至陈仓(今陕西宝鸡),此道北沿塔河,南连嘉陵江,道路平缓,然迂回费时。(整理自中国国家地理)


  换言之,蜀汉进兵可以有两种选择:一是出兵关中,直指长安,切断关中与陇右的联系,关门打狗,平定陇右,进而吞并雍凉,以为讨贼抗敌之基,此策若成,蜀汉可坐拥西南、西北半壁江山,实力大大加强,隐隐有当年汉高祖刘邦平定关中、以窥天下之势。且雍凉多产良马,可组织一支精锐骑兵,将来与魏军在平原的对决,又多胜算。缺点在于关中乃魏之战略要地,长安重镇若失,必天下震动,若魏军集中优势兵力与蜀汉战略决战,以蜀汉当时的实力,是绝对招架不起的。


  蜀汉北伐时,魏军兵力有多少,一直缺乏相关史料(窃以为是陈寿不敢直言蜀汉以弱克强、故为魏军讳故),不过晋书记载司马昭东讨诸葛诞叛乱时给魏帝的上表中提到“今诸军可五十万”之语,虽然那时魏帝已经沦为傀儡,不过还不至于白痴到自己国家有多少兵力都不清楚,司马昭在自己傀儡面前虚构兵力,似乎也没那个必要。加上此时其他全国各地守军、诸葛诞叛乱军队,总兵力大概估算有六十万——七十万左右。由于魏国政权从诞生的那一天起便有蜀汉、东吴两大劲敌虎视眈眈,保留一支强大的军队理所当然,以此推论,孔明北伐时魏军的总数量大致与此相差不远,甚至更多也有可能,因为孔明殁后直到姜维大举北伐前,魏国西线军事压力大减,有可能精简西线兵力以集中对付东南东吴的威胁。


  上面的数字在三国志裴注中也有例证,在孔明四次北伐时,曾提及司马有“雍、凉劲卒三十余万”观蜀汉军队数量,考察相关史料,基本保持在十万左右,四、五次北伐时,应当接近十万这个数字,前三次则相对较少。故可得出孔明北伐时魏蜀兵力比约为6:1,在下认为这个数字还是比较客观的。


  若蜀汉直取长安,魏国为保战略要地,会调集多大规模的兵力反扑,可想而知。孔明第一次北伐,单是张郃攻打街亭的部队就高达五万人,魏明帝亲往长安督战,加上曹真在郿的大军,闻之令人胆寒。然而那时孔明攻打的不过陇右、祁山而已,若孔明旌麾指向长安,可以想象魏国会有多大的军事反应。此时蜀军已离开汉中,失去了巍巍秦岭的天然防守优势,将被迫与魏国在其擅长的平原地形上展开战略决战,难度可想而知。


  以孔明一生谨慎的性格,兵指长安过于冒险,颇有“不成功、便成仁”的味道,且成功几率实在不高,孔明既负托孤之重,岂能如此莽撞行事?——不是孔明不想赌一把,而是根本就赌不起。因此,北伐的第二种选择,即蚕食雍凉、夺取与魏国分庭抗礼之基,徐图关中及中原,也就顺理成章了。此策略见效虽缓,然胜在步步为营,徐图进取,颇有逐渐反客为主、量变到质变之妙。


  这一策略与我朝立国倒颇为相似,太祖武皇帝当年的战略主张,即著名的“农村包围城市”,就是先从国民党政府难以涉足的农村和山区下手开展工作。抗战时期亦是如此,运动战的思想和敌后根据地的建立,都是避开敌人主力,在敌人力所不及的地方发展力量。若是不顾客观情况,一味把老毛子的理论当教条,张口就是洋大人语录,一个劲往大城市钻,跟优势敌人硬碰硬,结果如何?王明、李德、博古同志早就给出了惨痛答案。即使到解放战争时期,我军羽翼已丰,可与国军进行正面歼灭战,三大战役还不是先从国军防守最为薄弱的东北开打,而非直奔平津而去。结果虽历长达二十八年,其间更是屡遇艰难险阻,然我朝终开共和基业——夺取天下的时间确实长了点,不过非太祖之策,并无一策可开国。


  网上舌辩滔滔之辈多论孔明不识时务、以卵击石、空耗国力,然问其有何良策可兴复汉室,却皆钳口结舌,并无一言。在下观之,此等空谈之士以一言赠之,实恰如其分:“盖国家大计,社稷安危,是有主谋。非比夸辩之徒,虚誉欺人,坐议立谈,无人可及,临机应变,百无一能。诚为天下笑耳。”


  三、一出祁山


  北伐战略既定,孔明遂北屯汉中,于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年)春出师北伐。第一次北伐,孔明采取了近乎完美的声东击西策略,再次表现了一个军事家的优秀素质——命赵云、邓芝据箕谷,扬言由褒斜道取郿,魏大将军曹真果然中计,亲率大军防御——堂堂魏国关中大军竟然和一队疑兵开练,牵制的动弹不得——被孔明玩弄于股掌之中,直到整个第一次北伐行将结束时方如梦初醒。


  孔明则亲率大军攻打魏军事要塞祁山,以定陇右,时关中响震,南安、天水、安定三郡皆降。魏明帝被迫亲临长安督师,派魏国大将张郃率五万援军直扑祁山,孔明则派参军马谡率兵至祁山北方要塞街亭阻击张郃。这时孔明确实犯了一个不应有的失误:街亭乃此次北伐牵一发而动全身之要地,却居然派从未有独立实战经验的马谡去阻击名将张郃,着实令人费解。考虑到北伐初期的形势皆循孔明预想而行,疑兵牵制魏关中大军,加之蜀军一出,三郡到手,成果斐然,孔明确实有可能被胜利冲昏头脑——虽此时军务繁劳,然孔明难辞用人失误之咎。接下来发生的事情想必人人耳熟能详,令人扼腕。马谡得意忘形,吃错了药般刚愎自用,不听孔明将令,又不听副将王平劝谏,自作主张跑到山上扎营,玩开了“置之死地而后生”的心跳游戏,结果被张郃切断水源,蜀军大败四散,马谡畏罪潜逃。幸得将军王平用兵得法,收聚败兵而返,不致损伤惨重。然街亭一失,陇右再无险要可阻魏国大军,孔明进退两难,面对魏军可能源源不断增援的压力,只得回师汉中,捎带搬迁了西县千余户,加上收得魏降将姜维,第一次北伐战果实在惨淡。孔明班师后将马谡下狱死,然后自贬三级,以右将军行丞相事。


  孔明第一次北伐之所以失败,主要原因在于错用马谡,这是孔明一生难以抹去的一个污点,自无异言。然平心而论,却情有可原,马谡于孔明出兵南中前提出著名的攻心之论,具有相当高的水准,为孔明所赞赏并付诸实践,考虑到相关史料记载,马谡确实是个优秀参谋人才,为孔明所器重。祁山之役,虽三郡归降,然要塞祁山仍在敌人手中,陇右其他诸郡安然无恙,攻打祁山、招降纳叛、安抚三郡、平定其他诸郡,孔明及其他将领要做的事情还有很多(例如重要将领高翔此时即驻列柳城防备郭淮),因此派马谡赴街亭阻击张郃,以时势观之,并无不当。且孔明为防万一,还派经验丰富的将领王平作为副将以辅助马谡。其实马谡本可当道下寨,学学当年昭烈的做法——坚守不出,老老实实阻止张郃投入主战场,待后方蜀军拿下要塞祁山,平定陇右,无后顾之忧时,蜀汉大军开赴前线,各据险要,想来魏军也无可奈何。然而天知道马谡居然会在这样一个关键时刻犯下如此致命失误,以至于形势急转直下,葬送蜀军好局,怎不令人扼腕痛惜?


  或难曰昭烈逝前有云马谡言过其实,不可大用,便认定孔明不会用人,且该观点还颇有市场。事实上,没人否认孔明错用马谡是第一次北伐失败的重要原因,然遍观孔明生平,因用人失误导致失败,仅此一例而已。人非圣贤,孰能无过,曹操向称善于用人,然任陈宫则陈宫勾结吕布丢了山东老窝,委妙才则妙才先丢脑袋后丢汉中重地,遣文则则文则更是干脆利落的投降了关羽——于禁可是跟随了他三十年之久。昭烈也好不到哪里去,用刘封则失上庸三郡,派糜芳、傅士仁则关羽败亡,可见人心隔肚皮,用人之难,由此信矣。对比上面两位,孔明用人不当仅马谡一人而已,由此便言孔明不会用人,也太过苛求孔明——大约曹操满脸青春痘,众可皆熟视无睹,孔明嫩滑的脸上仅此一颗,别无分号,便如此引人注目罢。


  附论:魏延子午谷之谋


  第一次北伐前,还有一个重要插曲,即魏延提出的子午谷之谋,此谋略对于蜀汉是否可行?若行,是否可改变天下局势?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子午谷之谋出自魏延传裴松之注引魏略:“夏侯楙为安西将军,镇长安,亮於南郑与群下计议,延曰:“闻夏侯楙少,主婿也,怯而无谋。今假延精兵五千,负粮五千,直从褒中出,循秦岭而东,当子午而北,不过十日可到长安。楙闻延奄至,必乘船逃走。长安中惟有御史、京兆太守耳,横门邸阁与散民之谷足周食也。比东方相合聚,尚二十许日,而公从斜谷来,必足以达。如此,则一举而咸阳以西可定矣。”亮以为此县危,不如安从坦道,可以平取陇右,十全必克而无虞,故不用延计。”


  分析上面提到的子午谷之谋,魏延若想取得成功,必须具备同时下列条件:


  1、魏延一万精兵十日必须到长安


  2、魏不知魏延出兵子午谷,未加任何防备


  3、夏侯楙必须逃走,长安可轻易攻取


  4、魏军必须留下物资供给魏延军队使用


  5、孔明必须在二十余日的时间内从斜谷进军会合魏延


  上述条件实在难以全部做到。首先子午谷长六百余里,道路艰险难行,魏延如何担保十天内必到长安?后来曹真攻蜀,由子午道进兵,结果三十多天还没走出,当时尽管有栈道断绝、蜀军严阵以待的因素,不过也可以看出走出子午谷需要相当的时间。


  其次,魏国的情报能力并不差,如何保证万人精兵十天之内穿越子午谷而无人知晓?从后来魏军的反应速度(可参考街亭之战张郃的速度)来看,一旦事泄,魏军伏下埋伏,魏延急行军刚出子午谷,就得挨上一记闷棍。


  再次,也是最重要的问题:魏延杀奔长安城下,此后局势的发展就完全取决与敌人的行动,蜀军完全听“敌”由命——这样一来风险过大,没有哪个优秀统帅会把胜利的希望完全寄托于敌人的反应上。魏延判断夏侯楙一定会逃跑(居然还很肯定的说是坐船),从后来魏延在孔明殁后轻松放走费袆来看,他识人的眼光也不怎么样,夏侯驸马可以无谋,只要别饭桶到一听蜀军到了撒腿就跑就行。何况魏国军法严峻,夏侯驸马弃重镇逃跑,横看竖看也是个死罪。若其并不逃跑,只需将城门紧闭,坚壁清野,魏延急行军又不可能携带充分的攻城器械,如何攻下长安城?数日内不下长安,魏军援兵就至矣,此时长安城下的魏延面临前后夹攻,可谓叫天天不应,呼地地不灵。隋炀帝东征高丽,也是算准高丽不备,出奇兵袭击平壤,直达平壤城下,结果高丽王没有弃城,隋军远来不带器械,无法克城,只好撤退,结果撤退时遭到高丽军诸城守军围攻,损失这个惨哪,隋军崩溃,几乎全军覆没[四]。


  最后,就算夏侯驸马莫名其妙的逃跑,留下诺大一个长安城成就魏延一世英名,然而魏军会留下任何物质给蜀军用么?放把火是比登天还难的事情?长安若失,天下震动,魏军势必拼死反扑,一万饿卒如何挡住魏军的猛攻、守住长安城?孔明二十天能顺利会合么?当褒斜道至长安是无人区了?就算顺利会合,陇右诸郡毫发无损,孔明就不怕蜀军被内外夹攻,包了饺子?


  综上观之,子午谷奇谋若想成功,难比登天。不过,就算是登天之难,亦有成功的可能。近代日本偷袭珍珠港,便是一例。该计划若想成功,也必须同时具备下列难以达成的条件:


  1、偷袭珍珠港,需航母六艘,加上护航舰队,如此庞大的军力集结,必须瞒过美军间谍耳目


  2、从日本驶往夏威夷的漫长航程中,必须不得走漏半点风声,令美军有所警惕


  3、发动攻击时,美军必须没有任何戒备,干瞪眼挨揍


  4、最为重要的一点,发动袭击时,美军太平洋舰队全部主力舰只必须全部停泊在珍珠港内


  5、必须在短时间内研制出适合浅水攻击的鱼雷(珍珠港水深12米左右,普通鱼雷将一头扎进淤泥里面)


  同时达成上述条件也是势比登天,结果日本通过假意和谈、派遣间谍、暗中集结、无线电静默、加紧研制等多种手段,硬是在谈判破裂之际悍然发动偷袭,以近乎可以忽略不计的微弱代价,令美军太平洋舰队几乎全军覆没。


  所以,子午谷之谋尽管成功几率极低,但未必一定不会成功。这时,就涉及到前面所提到的整个北伐的战略目标问题。


  蜀汉国小兵微,对抗强大的魏国,只能着眼魏军兵力薄弱的雍凉二地,通过零敲碎打,逐渐蚕食,确立与魏国分庭抗礼之基,再经苦心经营,方能与魏国相抗衡。子午谷之谋直指魏国关中腹地,势必引起双方战略决战,这是孔明所不愿看到的——很简单,孔明不是一个普通将帅,而是蜀汉实际上的领导者,思考问题必须从全局加以考虑,孔明不是太过谨慎,不敢赌上一把,而是根本赌不起。上面所提及日本偷袭珍珠港,虽然在太平洋战争早期具备了压倒优势,不可一世。然而被激怒的美国全部发挥的战争潜力岂是倭寇可及,美国终于凭借强大的国家实力逐步扭转败局,浪涌珊瑚海、鏖战中途岛、血战瓜岛、力取塞班、聚战舰于菲湾、掷核弹于日土,几亡日祚。


  再说,第一次北伐,孔明确实做了大量工作,完成了堪称经典的声东击西,一举端掉三郡,关中响震。难道要他放弃这一近乎完美的计划,投身于吉凶难卜、全部依赖敌人反应的撞大运不成?——无异于与虎谋皮。不能因为孔明错用马谡导致北伐失败,就倒果为因,否定孔明的战略计划[五]。


  综上,魏延子午谷之谋被孔明否定,并不值得如何惋惜。事实上这个计谋,本身或许根本就不存在,因为此记载为裴松之注引魏略,魏略是本啥水平的书,大家心里都明白,关于吴蜀的记载多抄自道听途说,明明是刘备三顾茅庐,愣是说成孔明自己主动去找刘备;阿斗更是说成与刘备在徐州失散,后被人买下,方才父子团圆——此事与先主、孔明、赵云传之记载一一对照,只能说是作者鱼豢神游天外、信口开河。故窃以为子午谷之谋,多有捕风捉影之成分,恐难为信史。


  四、兵出陈仓


  蜀汉建兴六年(公元228)冬,孔明再次出兵,走陈仓道,围攻魏国重镇陈仓,魏名将郝昭率兵千余据险抵抗,孔明攻打二十余日,使用各种攻城器械,不能破城,此时大将张郃率本已南下荆州的关中诸军星夜兼程来援,孔明亦粮尽,遂退兵,捎带顺手牵羊小赚了一笔——魏将王双率兵追赶,结果被孔明斩杀。


  孔明此役,最为后人诟病,以至于连演义都杜撰了孔明破陈仓、吓死郝昭的情节替孔明遮羞。诟病理由有三:第一孔明此次北伐离上次相隔居然不到一年,蜀军尚未从大好形势下街亭兵败的打击中完全恢复,此时出兵,颇有穷兵黩武之嫌;第二孔明此次出兵,已在曹真算计之中[20],无法起到出奇制胜的效果;第三孔明围攻陈仓城,面对千余守军,居然二十余日围攻不下,后因粮尽退兵,显得颇为虎头蛇尾。


  上述指责乍听颇有道理,其实不然,因为显然无法解答孔明此次用兵的三大疑点:一是此时曹真已派名将郝昭治陈仓,以蜀汉斥候的能力不难探知这点,为何孔明仍选择此路进军?为何不像第一次那样再出疑兵,虚实并用?且陈仓道最为迂回,行军耗时长久,易为魏军细作探知,即使顺利攻下陈仓,后来的运粮补给也势必发生重大困难;二是孔明率数万蜀军,居然军中只携带一月粮草(攻打二十余日加上张郃预计剩下的不到十日),横看竖看,也不像打算长期作战的样子;三是面临陈仓城屡攻不下的局面,孔明居然没有采用传统的全军一拥而上、“蚁附”强攻的攻城方式——须知面对郝昭区区千余守军,这种方法显然会有奇效——仍然悠哉游哉的只动用攻城器械开练[六]。以上观之,孔明不像是出兵伐魏,倒像是率蜀军来了次“自助陈仓攻城演练一月游”。


  答案就在孔明出陈仓前夕给东吴胞兄诸葛瑾的《与兄瑾言治绥阳小谷书》中:“有绥阳小谷,虽山崖绝重,溪水纵横,难用行军。昔逻候往来,要道通入。今使前军斫治此道,以向陈仓,足以扳连贼势,使不得分兵东行者也。”


  此时东吴正值陆逊借周鲂断发假降,修理曹休之后,魏国大军云集江东准备复仇之时。故孔明此次应东吴请求,攻击陈仓,牵制魏军,因此出兵无需履险,亦无需再玩疑兵之计,选陈仓道迂回缓缓而行便是——说白了,他还生怕魏军不知道自己进攻陈仓呢——由此便可解答上面三个疑问。此次北伐导致大将张郃率本已南下荆州的关中诸军回防,魏国亦有孔明出兵之疑虑,不敢大肆加兵东吴——孔明以一月军粮加上部分攻城器械和士兵之微弱代价,保得东线平安,战略上自是大赢家,从战术上看也是围魏救赵这一计策的绝妙运用,再次体现了孔明的军事能力。


  至于此次出兵被曹真事先预料之事,倒也不奇。由于第一次北伐孔明走陇右出祁山,魏军已严加防范,赵云箕谷战败撤退时又烧毁赤崖栈道,褒斜道再被水淹,短期内无法使用,傥骆道过于艰险,子午谷计划早被否决,且此道艰险不逊傥骆。此时孔明出兵,基本肯定要走陈仓道了。因此,曹真算中孔明出兵陈仓又能说明什么?怕是稍具军事头脑的都会得出这个结论,怎么到曹大将军嘴里就变成智算陈仓了?总共就这么几条路,说难听点,就算是白痴,一并堵上便罢。再说,真要是曹大将军智算陈仓,怎么才留给郝昭统共一千多人,郝昭和他老兄是有杀父之仇,还是夺妻之恨哪?


  下面看看陈仓城,郝昭所筑的陈仓新城,经考古发掘证明就在宝鸡市东原铁路涵洞上。地形十分险要,是突出的一块高地,西、东、南三面都是陡峭的台壁,加上城墙足有五、六丈高,易守难攻。后汉书曾提到:“王国围陈仓,自冬迄春,八十余日,城坚守固,竟不能拔。贼觽疲敝,果自解去。”按陈仓旧城在新城东二十里,可以四面攻打的,然而却足足坚守八十多天之久,面对的还是以强大战斗力而名闻天下的西凉军。孔明攻打更为牢固的陈仓新城二十天不下,也算不上什么耻辱。


  攻城不比野战,南宋时蒙古蒙哥大汗攻打钓鱼城殒命,晚明努尔哈赤攻打辽东坚城宁远中炮归天,国外也有亚历山大攻西亚小城提尔十余年不下之事,近邻倭国亦有号称毗沙门天的军神上杉谦信数攻北条氏小田原城不下,武田胜赖攻下父亲信玄都未能攻克的坚城高天神便得意忘形,立遭长条之败,名门武田家一蹶不振。以此观之,孔明虽攻陈仓不克,然并不足以言孔明用兵水平不行。


  综上,孔明第二次北伐实际上是应东吴请求,出兵魏军事要地,围魏救赵,以减缓东吴的军事压力,从结果看确实大大减轻了东吴的军事压力,战略结局堪称完美。战术角度上孔明也不吃亏,围魏救赵之策用的炉火纯青,付出微弱代价后,简直把陈仓坚城当作了未来北伐攻城器械的实战演练场,粮尽即退兵,潇洒从容,顺手牵羊还带走了一名魏将的脑袋——王双敢带兵追赶孔明,并被史书记录下来,后来被后主诏书还专门提及,想来也不是寂寂无名之辈。


  五、克定二郡与三路伐蜀


  蜀汉建兴七年(公元229年),孔明第三次北伐,这次战斗过程相对比较简单,孔明先派遣将军陈式攻打魏武都、阴平二郡,意图通过小股部队吸引魏边军出战,聚而歼之。魏雍州刺史郭淮率魏军出,攻击陈式,然后孔明自率军出,郭淮嗅觉还算灵敏,在蜀军完成包围圈之前退兵,孔明虽然没有实现歼敌的目标,但夺得魏国武都、阴平二郡,总算是个可以接受的战果。此战后,后主下诏,恢复了孔明丞相的职位。


  蜀汉建兴八年(公元230)年秋,大约是被孔明连番北伐折腾得魏国鸡飞狗跳,曹真终于雄起了一把,向魏明帝进谏伐蜀,当然曹大将军深知孔明的军事才能——上次祁山一役被孔明当猴耍的惨痛教训殷鉴不远,不敢托大,只好建议魏国数路大军并进,讨伐蜀汉。


  魏明帝派出的是哪几路大军呢?三路主力军团分别是:司马懿由西城出兵,溯沔水,曹真由子午谷出兵,再加上张郃一路——看看,差不多可以说是魏国当时能派出的全明星阵容了,魏国与东吴交兵,东吴何时曾获此殊荣?加上从褒斜道、陇右武威进兵的其他诸军(即郭淮、费曜等军),可谓声势浩大,颇有“蜀汉不灭,何以家为”的气势,一时间,蜀汉黑云压城。


  然而结果却让所有想看蜀汉好戏的人大跌眼镜,孔明于城固、赤阪等要地严阵以待,曹真大军却走了三十多天愣是没能走出子午谷,主力一路吭哧吭哧的牛喘前进,其他几路显然也唯曹大将军马首是瞻。怎么竟会出现如此局面?原来大军前锋夏侯霸(夏侯渊之子)走的倒是不慢,不过刚刚出谷,立足未稳,就被严阵以待的蜀军奇袭,一顿暴扁,差点被打发去跟他死鬼老爸喝茶。前锋兵败,挫动锋锐,结果是曹真大军进退不得,只好窝在谷里,此时正好天降瓢泼大雨,十数万大军给憋在谷里面美美洗了三十多天淋浴,不知曹大将军当时心里是何感想。好在魏明帝曹睿厚道,下诏令全军班师,曹大将军恨恨而还,其他各路人马也自是灰溜溜。声势浩大的伐蜀军事行动,就落了这么个虎头蛇尾的结局,想必蜀汉军民在睡梦中都会偷偷笑醒。


  此役还有一个插曲,孔明在汉中严阵以待的同时,还派遣大将魏延、吴懿西进羌中,深入凉州腹地,与魏后将军费曜、雍州刺史郭淮大战于阳溪,结果大破魏军。战后论功,魏延进位前军师征西大将军,假节,封南郑侯,吴懿进位左将军,封高阳乡侯。考虑到魏延是蜀汉大将,素有资历、战功,吴懿是蜀汉宿将,对手是魏国一后将军、一雍州刺史,皆为魏国名将,再加上战后蜀汉的论功行赏,可想而知此役战斗规模有多大。遗憾的是魏延后来成为叛将,三国志对于此战记载语焉不详,难以详加考证,甚是可惜。不过从此战,也可看见孔明经营雍凉的战略意图。


  面对魏大军压境的危机,孔明沉着应对,驻险要严阵以待,充分显示了防守能力,又派魏延等袭击魏凉州后方,互相呼应,终使魏军无功而返,可谓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六、二出祁山


  蜀汉建兴九年(公元231年)春,孔明第四次北伐,第二次兵出祁山,利用自己发明的省力运输工具木牛运粮,以解决蜀军运粮不济的问题。此次北伐,三国志。诸葛亮传里面记载极其简略,寥寥数语而已。不过感谢史学家裴松之和习凿齿,在裴注汉晋春秋之中,我们可以管窥这次战役是何等的惊心动魄[。


  孔明再次兵出祁山,此时曹真大约是去年淋浴洗的太多,加上伐蜀虎头蛇尾实在窝心,结果一病不起、呜乎哀哉。魏明帝只好令司马懿率大军(约三十万)赴长安救火,节制张郃、郭淮、费曜等魏军名将。孔明亲率主力奔上邽,破郭淮、费曜二将,将上邽熟麦尽数割去。司马第一次与孔明正面交兵,多有试探,只是尾随孔明蜀军,若即若离,却不与交战,结果被部将讥笑为“畏蜀如虎”,司马听闻此言,显然心里不大痛快,加上诸将纷纷请战,自己又没尝过孔明的厉害,决定和诸葛村夫拼上一把。于是于五月派大将张郃攻打蜀汉将领王平于南围,自己亲率大军追击孔明,结果孔明命大将魏延,将领高翔、吴班大破司马,斩获司马军队甲首三千级,玄铠五千领,角弩三千一百张。司马只得归营拒战,坚守不出。此战又一次证明了孔明的军事才能——司马分兵二路,孔明则用南围王平孤军拖住张郃,集中兵力直取敌酋,打得司马抱头鼠窜。司马也算是领教了孔明的用兵,为日后缩头不出、又称赞孔明“天下奇才”埋下了伏笔。


  六月孔明粮尽,后方李严运粮不济,于是矫诏命孔明班师(事见李严传),孔明遂退兵。司马命张郃追赶孔明,张郃明知王双前车之鉴,但军命难违,只得硬着头皮去追。追至木门,中蜀军埋伏,蜀军万箭齐发,一代名将就这么成了蜂窝煤,倒便宜了司马营中安坐。


  孔明第四次北伐整个经过,单从本传来看,实难窥全豹,只有综合裴注汉晋春秋、张郃传、李严传、后主传等史料,方能明之。


  上面孔明大败司马的记载虽出自汉晋春秋,孔明本传并不载,然而考虑到陈寿为尊者讳的心态,加上魏末晋初司马一家的高压政治,本传记载得如此简略就不难理解了。不过,三国志王平传中却如实记载了第四次北伐王平镇守南围,张郃来攻,但不能克的史实,顺带记载了司马当时攻打孔明的史实——尽管未记载战况和结果。其他诸传又记载了张郃丧于追赶孔明退兵一役,两战之间的空白,用汉晋春秋孔明大败司马的史料填补,恰恰天衣无缝。


  何况汉晋春秋的作者习凿齿是晋臣,没什么史料证明他和孔明是亲戚,也没有司马懿得罪他的历史记录,显然他没必要造司马懿的谣——更何况司马懿贵为晋朝宣帝,习凿齿莫非是吃了熊心豹子胆?居然敢造本朝祖宗的谣,不想要脑袋了不成?一来无故造谣不合史德,二来在司马氏的高压政治下,嵇康写了封《与山巨源绝交书》就被司马昭喀嚓了,阮籍不敢得罪司马昭,只能狂饮至酩酊大醉,通过摧残自己来躲开司马昭通婚的请求。习凿齿怕是有天大胆量,也不敢无中生有,能如实记载已是难能可贵,再说上述记载与其他三国两晋史料对比,并无任何冲突之处,当为信史。


  附论:晋书《宣帝纪》记载司马大败诸葛,“俘斩万计”一事证伪


  唐朝官修二十四史之一的晋书,在司马懿的本纪《宣帝纪》中记载了孔明第四次北伐,退兵时魏军追赶,大破孔明,俘斩万计一事。(注意,此处记载的数目是“万计”而非“万余”,换言之,司马俘斩蜀军,不仅仅是一万多那么简单,二万、三万、四万按字面理解都有可能)


  由于此事与三国两晋史料记载相冲突,考虑到晋书编纂从受命到成书,仅历时两三年。如此匆匆出炉,加上又是多位学者撰写,最后由房玄龄、令狐德棻统稿。故存在取材方面不十分注意史料的甄别取舍、书中有记事前后矛盾和疏漏遗脱等缺陷。“俘斩万计”这一记载便十分不幸的撞到了“取舍不当”这个枪口上。


  考虑到晋书是唐人所编纂,没必要再去刻意吹捧司马他老人家,并且房玄龄他们看来跟孔明也没啥深仇大恨,所以该史料是晋书作者们自个闭门造车编出来诬蔑孔明的可能性不大。显然是传抄前朝史料时,不加认真鉴别,囫囵吞枣,把不知是哪家的晋朝独家史料给顺手抄上了,结果却贻笑大方。


  该记载不见于三国两晋时期的著名史籍,三国志、汉晋春秋、华阳国志均不载。连因“极多时讳、殊非实录”而名声欠佳的魏书、魏略等都不见载。不仅如此,上述史书不但未记载此事,相反却记载了张郃殁于此役一事,不神吹魏国获此大胜,相反却记载大将之亡,太过不合常理。尤其是魏书、魏略,能神吹到曹操赤壁是自个烧船撤军,并非大败于孙刘联军之手,居然魏军在司马领导下的此等大胜连一个字都没提到。而且诸史料都可看出张郃是因为追赶孔明,中蜀军埋伏,被箭而死,要是能从蜀军区区伏兵里面连砍带抓几万人,也真难为司马用兵如神了。


  另外,三国志作者陈寿、汉晋春秋作者习凿齿、华阳国志作者常璩,皆为晋臣,本朝宣帝若真获此大胜,不加任何大肆鼓吹,仅仅如实记载已是颇为难得,可称良史,怎敢故意忽略不记?不是想试试司马皇帝的刀快不快吧?若说其中一位失心疯了还可言偶然,三位一齐疯了,这也太过玄乎。非但如此,汉晋春秋不但不记载此事,反过来却记载了孔明此役斩司马甲首三千级、获玄铠、角弩极多一事——不但不记载本朝祖宗狂胜,反过来却记载其大败——考虑到嵇康写了封《与山巨原绝交书》就给司马昭喀嚓了,这个习凿齿为何没因为对司马宣王造谣惑众给拖出去剁了捏?


  最后,孔明街亭一役战败,尚戮马谡谢众,自贬三级,为何蜀汉此次大败,全国上下一点动静也没有?蜀汉史料为何均不载此事?若说是官方消息封锁的好,按蜀汉此时户九十万、孔明出师十万,被俘斩二万计算,损兵五分之一,几乎蜀汉家家户户都有丧事,瞒得过来么?想来那被俘斩的n多蜀军都是到老的光棍,没家没业,往地里一埋就everything is OK的。再说后来孔明隔了两年就又出兵五丈原伐魏,横看竖看,也看不出蜀汉元气大伤的架势。


  事实上,比司马俘斩孔明万计更邪乎的记载还有,晋朝鼓吹曲《宣受命》居然说孔明是被司马吓死的,曹魏鼓吹曲中破马超一段《平关中》还说斩首马超“级万亿”——乖乖,全地球人给曹操老大剁了都凑不够,还得拽上几个河外星系的——呵呵,可劲吹吧,反正不上税。可想而知,在中国素来成王败寇的前提下,这个“俘斩万计”的水分有多大。也不知是哪位晋朝臣子在自个写的马屁文字中意淫了几句,然后晋书某作者不加鉴别,顺手抄上,以至流毒至今。



声明:

版权丨阅读三国(今日头条)

编辑丨司马青衫

标签:
作者:司马青衫
附庸风雅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遇见美好,聪明人是分享出去.)
版权所有原创文章,转载请保留或注明出处:https://www.simaqingshan.com/post/1307.html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有 2 条评论,17097人围观)
网友昵称:卢松松博客
椅子 卢松松博客游客2016-11-15回复
只看多几集
网友昵称:卢松松博客
沙发 卢松松博客游客2016-10-26回复
只看多几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