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看了一期《圆桌派》,嘉宾有80后作家蒋方舟和梁文道,蒋方舟说起自己平时喜欢看司法类节目,里面讲的故事往往很有研究意义,问梁文道:“你看过吗?”梁文道回答说:“我平时不看这种节目。”
身为观众的我,刹那间感受到气氛的尴尬,想着蒋方舟要怎么接下去,没想到身为主持人的窦文涛接了一句:“那你平时看什么节目?《看理想》是吗?”《看理想》是梁文道做的一档视频读书节目。
我心下一惊,对窦文涛深感佩服,这样敏锐的感受力,能感受到这句话里对蒋方舟造成的尴尬,以及这么机智的反应能力来解围,真是厉害。
佩服归佩服,但这样的高情商,我可学不会。
我从小就个性内向,在人群中总是不愿讲话,不愿引起注意;性格慢热,面对陌生人,尤其不善言谈。
面对自己的“笨嘴拙舌”,天生内向的我一度非常羡慕那些能在老板和采访对象面前谈笑风生的同事。他们善于交际,聊天时对各种话题都了如指掌,相处起来如沐春风,非常舒服。
每当聚会时,别的同事与老板交谈、喝酒,要么一波人玩得很开心,唯独不善交际、不善言谈的你,坐在那里拿着手机假装很忙。
这个年代,人人谈情商。
黄渤因为高情商成为一代男神,俘获男生女生双向粉丝,还成为女神林志玲的男神,他在《康熙来了》和台湾金马奖中的几场谈话,更是被许多人津津乐道为说话之道的典范。
于是,很多人觉得所谓高情商,就是会说话,善交际。确实,性格外向、说话漂亮,一开始很容易博得人们的喜爱,甚至会让人觉得他们情商很高。
最近看了一本书,叫做《能说会做,开启高情商的精进之路》。作者仲佳伟曾在奥美等公关公司工作,有丰富的和领导、客户打交道的经验。
作者曾经也非常羡慕这样能说会道的人,但渐渐地他发现,人们虽然表面上和这样的人很熟,但真正信任的却不是这样的人。
当这些人总是说的比做的多,说的比做的好,时间长了,这类人只会被不信任,也不被认可。无论是老板还是朋友,真正喜欢的都不是樊胜美这种职场老油条和混子,而是那些表里如一的人。
慢慢地会发现,职场无非两件事:会说话,会办事。最终,走得顺的还是那些有真本事,但依旧随和、向上的高手。
所以内向的人,并不只是劣势,如果你是内向人,完全没必要违背自己的本性,将自己变成一个说话滔滔不绝的人。
不同于许多教你提高情商的心灵鸡汤,这本书从思维方式上解开了我关于情商的困惑和一些认识误区。我们拥有高情商的最终目的,到底是为了什么?
作者说,我们提高情商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自己过得顺心,做那些所谓高情商,但自己却很难受的事情,其实是得不偿失。就像挣钱的最终目的是为了幸福,而不是一直很痛苦地工作赚钱。
比如,曾经为了融入同事,和老板搞好关系,仲佳伟曾学喝鸡尾酒,看老板喜欢的书,学同事会唱的歌,去被人喜欢去的餐厅,希望能找到共同话题,让别人喜欢自己。
但实质上,他五音不全,根本就不喜欢KTV;讨厌抽烟与喧闹,不喜欢去酒吧;不喜欢网络节目。当他发现可以讨好的结果是费力、费心、费钱,自己还不顺心,于是他干脆放弃了不属于自己的兴趣爱好,只做自己喜欢的事。
每天下班回家,听爵士与古典乐,喝喜欢的酒,读喜欢的书,同时,不断丰富自己的专业知识与见识,结果没想到与世隔绝般的自己,反而与老板、客户、朋友有了越来越多的共通话题。
与一位澳大利亚客户闲聊,发现自己最喜欢的一款酒,竟是对方爷爷工作的一个酒庄酿造的;喜欢的音乐也是客户丈夫的很多朋友喜欢的;喜欢的书,同样是创业圈里一些朋友的共同爱好。
“与那些大家为了迎合别人喜欢的事情不一样,这些东西都是我真正关注、别人也真正关注的东西。因为真诚,它们充满了质感。”不仅给自己带来无限乐趣,也给与人交往创造了无限的话题。
不委屈自己,不自大自负,别人顺心,自己也顺心,这种由内而外的讲究,才是最高级的情商。
情商从来不只是说话技巧,也从来不是只管闷头做事,两耳不闻窗外事。无论在职场,还是在生活中,那些能说会做的人,才会走得更远。
众人只看到黄渤的能说会道,其实更该看到的是他在节目里,对王迅的照顾有加,在演戏上的敬业,对人的温柔体贴;
千年不变的女神林志玲,能得到如此多的好评,不只是空有一口娃娃音,还有她跟人合照时,一定会弯曲的双腿,和绝不背后说人坏话的原则。
这才是真正的高手。不仅能把话说得漂亮,做事更漂亮;既能适应职场上的焦虑和压力,也能和同事领导相处愉快。
人活在世,靠本事吃饭,用真心待人。可靠、谦虚、能干、好打交道,适当乖巧。能说又会做,才是最高级的情商。
文丨夜奔,在黑夜中潜行,要做的事不能说。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