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晓木丨书读多了,自然能读懂世道人心!

李晓木丨书读多了,自然能读懂世道人心!

  前段时间很有幸参加了一场线下读书会,我注意到在会场有一位40岁左右的女人,纤细清瘦,妆容淡雅,梳着简单的发髻,穿着淡绿色丝质长裙,仅仅是站在那里翻书,我却感觉她是那样的与众不同,如同一幅水墨画,由内而外舒展着书香。


  那是是一种羞涩、干净之下充满内容的文雅,就是有一股让在场所有漂亮的女孩都相形见拙的美。


  她是当天读书会的领读人,她说自己是一位作家,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在读书。心中不禁感叹文学熏染下的她,那份和软如春风的书香魅力。


  她说,当读米兰·昆德拉的《慢》,其中那一句:“乐趣不论平凡还是不平凡,都属于感受到它的人。”是不是会让你明白诗和远方就在一朵花的驻足,一片云的流连,一抹笑的心动,一滴泪的伤感……


  当读犹太诗人安米亥的《人的一生》,诗人说:“人不得不在恨的同时也在爱,用同一双眼睛,欢笑并且哭泣。”你就会发现人们的心理总是善恶并存,哀乐连体,爱恨同在的。善可纵恶,爱能生恨,乐极生悲,而往往在这种矛盾却展现了生命的本质。


  ……


  她一言一行透出的那种灵澈,那种纯粹,是无法分析的美。


  读书不是不讲良莠,更不是置珠玑于罔闻。真正的读书需要心静,斟酌内容,镂月裁云。以无用之心入有用之文,如此才是最美的读书,灵魂才会得到滋养,达到“内有山水,外有书香”,美的蜕变。


  美感强度的体验是的审美能力、知识和经验的综合。对美感的培养和教育,是精神世界成长最重要的组成。


  就像毕淑敏说:“有一个最简单的美丽方法,却被人们忽视,那就是读书啊!”


  读书,是鉴别美的途径;书香,会拥有美的知性。


  在一个读书APP的广告中,女孩在镜子前试了好多套衣服,一脸娇嗔对胡歌“抱怨”:“我怎么穿什么都好看啊!”胡歌目光烁烁地对着镜头说:“书读多了,自然百搭!”


  看着镜头里的胡歌,发现他的帅早已不是当年单纯皮囊的俊逸,而是饱含着故事,散发着书香的儒雅。


  书读多了,它会随着时间的沉淀形成一股气质,这股气质就所谓的书香,是一种饱读诗书后形成的雅致。语出苏轼《和董传留别》:“粗缯大布裹生涯,腹有诗书气自华。”


  现在的胡歌就是有一股“静水深流”的气场。


  2006年的胡歌,凭借“李逍遥”一角,一举成名的他,就在当年遭遇了一场惨重的车祸。助手当场抢救无效死亡,而他的面部伤势十分严重,缝了100多针,甚至面对有可能失明的风险。


  原本摇扶直上的璀璨星途,却瞬间跌入谷底。缝了针的眼睛不能哭,胡歌就把头放的很低很低,让眼泪掉在地上。自杀和自弃他都想过,而胡歌说,在那段最消沉最无助的日子里,是读书让他挺过来了。


  他甚至开始懂了那一段时间“残破外表”下的意义,是恩宠也是勇气,让他从阅读书籍开始,重新翻阅自己的人生。他说:“如果皮囊难以修复,我愿意用思想,去填满它。”


  那些不演戏的日子,他会把自己丢进书堆里,在别人的故事里沉浮,也参悟着自己。“繁华世界,越读,越明白自己。”这正是他千帆尽处的感想。


  被命运洗牌后,重新回归的胡歌,再次红到发紫。而面对荣誉,读过的书都延伸在他的一言一行和气质里,他谦卑又得体的言谈举止得到大众的一致称赞。他更加懂得如何去感恩、去尊重、去努力、去做自己。


  培根曾说过一句话:“读书足以怡情……读史使人明智,读诗使人灵秀,数学使人周密,科学使人深刻,伦理学使人庄重,逻辑修辞之学使人善辩。凡有所学,皆成性格。”


  读书不仅是获取知识的手段,更可以完善人的内在格局。


  当你用心阅读了大量的书籍后,会更加深刻地体会到,许多成功和优秀的人的背后,必然有伟大的品质,而这种品质的日臻完善,来源于读书。


  林则徐一生都在读书。即便鸦片战争后,他被流放到新疆,他随身带着的七辆大车上,载运的都是书。


  林则徐出身儒学世家,他的父亲是当地教书先生,4岁的林则徐就被父亲带到私塾,教书时便将他抱在膝上,一同听学,教他认字读书。


  后来,林则徐入读福州书院,当时书院的主讲人是敢于蔑视和珅、刚直不阿的教育家郑光策。林则徐异常刻苦,专心向学,也是在郑光策的影响下,写出读书札记《云左山房杂录》。


  林则徐家里一直贫穷,有人曾劝说林则徐父母,让他们放弃林则徐的学业,学门手艺改善生活。但父亲不许,他认为,从小就饱读诗书的林则徐,少年便写出“海到无涯天作岸,山登绝顶我为峰”的豪句,只要坚持读书,必定有所作为。


  “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的林则徐,正是“读书”为他修身养性奠定了坚实基础,使其人格能始终释放正能量,成为流芳百世的榜样。


  在中国被称为“东亚病夫”的黑暗年代,鲁迅抱着医学救国的热情东渡日本留学。当他从电影中看到中国人被日寇砍头示众、周围却挤满了看到同胞被害而麻木不仁的人群的情景后,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


  他觉得“凡是愚弱的国民,即使体格如何健全,如何茁壮,也只能做毫无意义的示众材料和看客,病死多少也不必以为不幸的”。他毅然弃医从文。


  多年读书的经验,他相信唯有读书这个途径,才可以改变国人的思想觉悟,自己站起来来反抗,才有得到自由,改写命运的一天。


  诚如古人云“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


  鲁迅开辟了白话文的先河,是新文化运动是主将。他的杂文被誉为插向敌人胸口的一把匕首!鲁迅“俯首甘为孺子牛”的精神影响了几代人!


  朱熹在《观书有感》中写道:“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他来比喻知识是不断更新和发展的,从而不断积累和学习,才能使自己永保前进和活力,就像水源头一样。


  所以,读书不是一时的,而是一世的。


  书香采集于书籍,得益于孜孜不倦的读书。它可以化浊俗为清雅,化奢华为静泊,化促狭为宽阔,化腐朽为力量。


  所以,读书不仅让人高雅,还可以按摩心灵。


  白岩松在一次演讲中说:“读书意味着什么呢?它就是在你的生命春天里头,不断地去播种,让你的这颗大树长得郁郁葱葱,最重要的是不管让一个个体还是民族,都有气质。”


  所以,这个气质不仅是书香气,这个气质是通过读书拓宽的眼界,从根本上打破思想的固化和差异,拥有广博的格局。


  李克强总理说:“书中能见山见水,见大千世界,见古今中外,见世道人心。”


  所以,书读多了,见远识微,见贤思齐,如水容万物,自然百搭。



文丨李晓木,十点读书签约作者,白天职场,晚上写作,愿我的文,按摩你的心。公众号:李晓木的心灵涂鸦(ID:lixiaomu0920)。

作者:司马青衫
附庸风雅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遇见美好,聪明人是分享出去.)
版权所有原创文章,转载请保留或注明出处:https://www.simaqingshan.com/post/1819.html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182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