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浩:西方极乐世界发生的咄咄怪事1、阿傩、伽叶为何刁难二师兄金蝉?

曾浩:西方极乐世界发生的咄咄怪事1、阿傩、伽叶为何刁难二师兄金蝉?

  过了凌云渡,唐僧师徒来到灵山之颠,拜见我佛如来。如来一番训话过后便派遣麾下阿傩、伽叶两位尊者带唐僧师徒去取经书。


  本以为到了目的地就万事大吉,可惜,好事多磨,事情总在最好的时候出现转机。


  稍后,唐僧师徒亲身遭遇了一件咄咄怪事,发生在西方极乐世界的咄咄怪事:取经要人事(红包、礼钱),诵经索黄金,若不给人事(红包、礼钱),只给无字经。


  来到藏经阁,见过了真经,阿傩、伽叶不忙着发放经书,转头便问唐僧:“圣僧东土到此,有些什么人事送我们?快拿出来,好传经与你去。”


  唐僧是个正统的小和尚,孙悟空是个正直的老强人,沙和尚是个死板的闷和尚,猪八戒又是藏不住私房钱的鬼滑头,四个人根本拿不出什么人事,也不屑于给什么人事,拒绝。


  没有人事?阿傩、迦叶不吭声,默默地从无字经书中挑了5048卷,给唐僧师徒带去,害得唐僧师徒白跑一趟,又得再回来求取有字真经。


  为什西方极乐世界、清净无为之所、佛家圣地会发生如此滑稽可笑之事呢?是阿傩、迦叶贪财?还是如来佛祖图利?都不是!


  要说阿傩、迦叶贪财实在不可信,后文的一个小细节暴露了他们的真实情感――讨要人事并不是本心,他们也不愿这样,是如来吩咐,不得不做。


  什么细节呢?


  唐僧返回取经,阿傩、迦叶仍然坚持索要人事,唐僧师徒于是把李世民御赐的紫金钵盂交了出去。


  这时,一边的旁观者出手帮忙了。管珍宝楼的力士,管香积厨的庖丁,看阁楼的尊者一起上,你摸阿傩的脸,他扑阿傩的背,弹指头的弹指头,扭嘴唇的扭嘴唇,一齐来开阿傩的玩笑。


  一个个笑道:“不羞!不羞!索取取经人的人事!”


  为了一丁点人间财物,和尚受到和尚的如此调侃,清誉地位直线下降,如何划算?阿傩须臾间羞红了脸(注意用词“须臾”),但是,羞归羞,仍只是拿着紫金钵盂不放。


  从字里行间可以看出,阿傩、迦叶其实都是诚恳老实的人,脸皮子薄,受不了旁人的些许言语,受了刺激,立马羞红了脸。


  试想,一个真心真意贪财的人会因为这点事而羞红脸吗?并且还是如来佛的亲传弟子,位高权重之人。真要是贪财又有地位,肯定会倒把一耙,反唇攻击吧,又或是以权势威胁,让感怒而不敢言。


  其实,看到庖丁、力士这些微末下等僧人都能和阿傩随意开玩笑就能明白,平时的阿傩就是个平易近人的僧人,不摆谱,也不摆穷架子,和谁都能和好相处。正是如今表现反常,才引得平日玩的好的僧人前来调侃。


  如来自己也向唐僧师徒解释了:“你且休嚷,他两个问你要人事之情,我已知矣。但只是经不可轻传,亦不可以空取,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你如今空手来取,是以传了白本。白本者,乃无字真经,倒也是好的。因你那东土众生,愚迷不悟,只可以此传之耳。”


  如来之意:阿傩、迦叶讨要人事的事我早就知道,其实就是我刻意吩咐的,你们不要怨他们。


  如来佛祖特意指使自己门下弟子做不法之事究竟图啥呢?不是图利,不是阴谋,而是另有哲理!



文丨曾浩

作者:司马青衫
附庸风雅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遇见美好,聪明人是分享出去.)
版权所有原创文章,转载请保留或注明出处:https://www.simaqingshan.com/post/1904.html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168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