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浩:西方极乐世界发生的咄咄怪事2、紫金钵盂为何引起如来关注?

曾浩:西方极乐世界发生的咄咄怪事2、紫金钵盂为何引起如来关注?

  阿傩迦叶要人事,比丘诵经索黄金,若不给人事,只给无字经,给了紫金钵,方有有字经。


  以前,大家普遍认为这是吴老先生的讽刺之笔,专写灵山之上、如来身边、佛门圣地也免不了施贿赂、行人事、走关系,才能打通关节,办好事情,从而说明西天从上到下都充斥着追逐利益、喧哗嘈杂的“腐败僧人”,腐朽不堪。


  然后由此推出:腐败行为无处不在,不管是朝堂还是佛门都是一个样,或许这就是作者在讽刺明朝腐朽的官场。


  咋一听这分析,真的是合情合理,简直太符合作者的心境了!


  其实这种解释过于浅显,并没有经过太多深思熟虑,只把握了表象,而没有领悟各中内核。


  之前分析过了,阿傩、迦叶其实并没有贪图财物的念头,而是两个老实人,脸皮还薄,只是老老实实执行着如来佛祖下发的任务,循规蹈矩。而灵山一般的力士、尊者、庖丁表现也是不赖,敢于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能向地位高于自己的僧人“挑战”,充满正能量,一个个是坚守本真的好和尚。


  可见,灵山并不世俗,大体上还是我们印象中那个清净不染一尘,与世俗隔离的神圣之地,作者并没有刻意去出展示佛派内部的腐化。


  所以,问题出在如来佛祖身上,而不是其他。


  如来煞费苦心组织一场空前的取经活动,不外乎四大目的:1、推动大乘佛法的传播,扩大佛派的影响力。2、提高座下二弟子地位,增强新派佛法势力。3、打击佛派其他潜在势力。4、普渡大唐亿万众生,累积功德,增添香火,提高自身实力。


  如今,取经大业走向尾声,四大胜利果实即将采摘,如来自己却生出事端,让取经大业受到阻碍,难道真的是为了贪图一个小小人事?


  且不说如来这种洞察四大部洲的神圣,对唐僧师徒的一举一动应当了如指掌,唐僧师徒身上没有油水也应该一清二楚,肯定不会故意去要油水。


  另外,如来佛祖向唐僧师徒解释的时候就说过一件事:向时众比丘圣僧下山,曾将此经在舍卫国赵长者家与他诵了一遍,保他家生者安全,亡者超脱,只讨得他三斗三升米粒黄金回来,我还说他们忒卖贱了,教后代儿孙没钱使用。


  如来手下的徒子徒孙讲一次经就要收三斗三升米粒黄金,相比之下一件大唐皇帝李世民御赐的紫金钵盂真是不够看。更何况,如来是要把自己毕生苦心研究的佛经成果5048卷经文全部交出去,而人间界皇帝还是西游记里的大路货,不值钱。


  紫金钵盂真的无甚价值?的确,这个紫金钵盂确实没有独特之处,普普通通,文中也没有过多介绍,只是用来讨斋饭。其实就算价值连城又如何?能和四大目标相比吗?不能。


  很显然,一个相对廉价的紫金钵盂是构不成如来办事的动机,可以剔除。唐僧师徒身上的其他东西也可以一并剔除,性质一样。


  其实,我们觉得如来贪财是基于这样一种看法:“佛”代表着“大慈大悲”,只是“舍与”,不求“索取”,而如来既然被称作“佛祖”,那也应当如此,这才匹配,这才是“真佛”。


  如今西游记里的如来佛祖正做着与之相反的事,所以贪财图利。


  这种看法从哪里来的呢?现实中的佛教!现实宗教与文学作品是巨大差别的,我们应该把如来当做一个人来看待,而不是宗教信仰里的神圣,这样才中肯。


  调准了解析角度,如来的行为就好分析了。如来向二徒弟金蝉子索要人事不为其他,正是为了取经大业的第四个目标――提高自身法力!



文丨曾浩

作者:司马青衫
附庸风雅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遇见美好,聪明人是分享出去.)
版权所有原创文章,转载请保留或注明出处:https://www.simaqingshan.com/post/1905.html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22052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