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逃跑,焉有命在!
宋高宗赵构文武双全,本是响当当一条好汉。当年金兵南下包围汴京,满朝文武尽皆震恐。金兵提出,要想和谈,必须派出一位亲王。徽宗诸子人人退缩,唯独九王赵构挺身而出。
临别之时,赵构慨然曰:“若有变,勿顾我!”他是在父母兄弟看死人的眼神中坦然走出汴京城的。
谁料想福兮祸所依,祸兮福所伏。那些吝惜性命的诸王、大臣一个个沦为囚徒,慨然赴死的赵构反倒逃出生天。
应天府前,赵构颤巍巍继位,宣布自己就是大宋皇帝。
在许多人看来,赵构乃是大宋皇子,是在父兄沦丧的情况下白捡一个天下。实则不然!
赵构继位之时,城外就是乱军,护送他的不足百人。继位之后仓皇南下,历经磨难。那些州城将官,听闻皇帝到来,不是俯首拜伏,而是一个个目露喜色,满心想着擒拿赵构,讨好金人。
金兵大军南下,有誓死抗金不顾性命者,但更多是苟且偷生之辈。加上天下一乱,流寇滋生,各地乱民四起,稍有兵权者无不割据一方。
正是在这种窘迫境地下,赵构一面收拾军马,一面镇压暴乱,内扫乱贼,外御贼寇,一点点积聚力量。
但是,即便赵构小心再小心,对麾下大将提防在提防,还是爆发了苗刘之变。赵构身边最为倚重的侍卫统领竟然叛变,拥立赵构三岁的皇子为帝,勒令赵构禅位。因有韩世忠冒死救援,兵变被平定,不过从此之后赵构再不相信任何人,尤其是武将。
金兵一来,满城震恐,为了保全性命,赵构立刻乘船上海。金兵沿海追击,赵构一路南下。江南地域宽广,河道众多。金兵骑兵不得纵横驰骋,难免陷入南宋军民包围中。经历无数次逃命,最终金兵耗尽了力气,南宋也终于站稳脚跟。
赵构逃跑,是无奈之举。那时节他身边没有可信任的大将,不逃跑,就是死。他一死,南宋必亡!
文丨叶知秋读书(微信公众号)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