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槿丨读《林清玄散文集》有感

木槿丨读《林清玄散文集》有感

  以前在课上看过老师放的有关林清玄的采访,那时看见的是一个与记忆中想像完全不一样的面孔。头发很稀疏,中间的头发早已掉光,露出光滑的头顶。脸上布满了不少皱纹,显得饱经岁月的风霜,但他采访过程中一直保持着平和的笑容,让他的形象与他的面容形成了极大的反差,也在我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怀着对他的好奇与尊敬,我阅读了他的散文集,从此他的言语成了我心中无法湮灭的人生格言。


  他所写的散文中大多写的是对人生的感悟。在他的文字中,我可以感受到他对生命长短的看轻与对生命意义的看重。他可以在喧闹的环境中将生活过得平静,可以盯着窗外的麻雀阐述出他的人生感受,可以通过人与人之间一个小行为联系到人世间的真善美。虽然他已经从这个世界退场了,但他的灵魂却永远留存在这个平行世界中,留存在我的心中。


  在他的散文集中,我感受最深刻的是“贾宝玉雪地拜别父亲贾政”那篇。那是宝玉出家前与父亲见的最后一面,还未来得及说上一句告别的话,便被说着“俗缘已毕,还不快走”的一僧一道给带走了。我对此的感受是伤感与同情,甚至带着一丝私心,但林清玄却恰恰相反。他想得比较长远,心境也很开阔。他想到了荆轲刺秦王前的准备,面对易水的心情,与宝玉出家时的心情如出一辙,都有些许大义凛然。又想到了释迦牟尼与宝王同岁出家,他觉得他们出家的心境是相似的。他总能挖掘到一般人不曾注意的地方。他说只有遇到了在现实中无法解决的问题,才会有远离红尘的念想,是的,那是一种避世的态度。我没有体味到林清玄对这种态度是支持还是否定,但我的态度是后者。在我看来,很少会有逃离红尘后不带一丝眷恋的,就像宝玉出家前那庄严的叩拜以及被强拉离开。一味地逃避只是表面上的解脱而不能让心灵得到解脱。


  “不管在多空茫的荒野里,也有精致的心灵。每个人心中都有一颗灵石,差别只是,能不能让它放光”。这是我在其中最喜欢的一段话,它带给我的不仅是心灵的撼动,更多是对林清玄生命态度的尊崇。他对生命中遇到的每一个场景都怀有一颗细腻的心,将它们所包含的精髓展露在世人的面前。


  他对旅行中的见闻和对佛道的参悟,谈及颇多。在他的旅行中,他会驻足观望一位全身乌黑、满头银发、骨瘦如柴的老者在面对佛像时,眼里射出的钻石一般耀目的光芒。他看到索尔仁尼琴站在北回归线上的形象,会大受感动,而想起自己的故乡。他也会对俄罗斯作品中强烈的家国情怀感到好奇,并阐发对中国作品不足的深思。他所看到的景象,都会在他的心中经过一番加工,转变为属于自己的情感。这就是他的细心之处,也是他对人生一种开阔的态度。


  林清玄的一言一行给我上了人生中最有意义的一课。当你对人生感到迷茫时,对生命不知如何理解时,対俗事手足无措时,不妨停下急促的脚步坐在阳台上,一手时茶香扑鼻,一手是人生解悟。一切的难题都可以在林清玄的生命态度中找到答案



文丨木槿

作者:司马青衫
附庸风雅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遇见美好,聪明人是分享出去.)
版权所有原创文章,转载请保留或注明出处:https://www.simaqingshan.com/post/2889.html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2704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