宗风秋丨怀念那所小房子

宗风秋丨怀念那所小房子 老屋 宗风秋 情感文章 第1张

  那时候,大女儿才四个月,我们第一次搬新家——把农村的家搬到镇上的中学去。


  那是一排红砖红瓦的房子,一共有十几间。刚住进去的时候,房子还没有干透,水泥的地面一直湿漉漉的;抹在墙上的白灰,用手一按一个坑儿;门上的绿色油漆是粘手的,木制的门窗是沉重的。此时正值初冬,房子潮、气温低,为了取暖也为了房子干得快一点,家家户户在屋里烧煤球炉子。


  我们的新家是其中的一间小房子。房子的中间用衣橱隔开,前半间是厨房和餐厅,后半间是卧室和书房。床靠西墙,南北走向,床前放一张书桌,书桌上亮一盏灯,放几本书,家的感觉就全了。


  屋后是一片长满荒草的空地,中间是一条碎砖铺成的小路。窗外有一个大雨搭,是沥青纸的。这样的雨搭,白天撑开很亮堂,夜晚放下很安全。有风雨的夜晚,这样的雨搭,又特别能把风雨声夸大。有时临窗听雨,有时临窗听风,有时就听窗外的虫声或人声。


  这小屋虽小,有了窗子便有了另一个世界。窗外的世界,春天蛙声嘹亮,夏天蝉声起伏,秋日蟋蟀长吟,冬日朔风呼啸。至于四季的鸟鸣,那是歌唱家们的即情献唱,麻雀,喜鹊,布谷鸟……每一声鸟鸣,都是对季节的感恩和咏叹!那扇小窗就像一个播放器,不停地播放着来自大自然的天籁之音。


  后来,学校给盖了一间小厨房,煤球炉子搬进厨房里;后来孩子大了,我们也搬到大房子里。这大房子很特别,两家住三间房。不知是谁那么有创意,把两家中间的那间房子,从中间横一堵墙,就把一间房子分成了前后两小间。那半间向阳的房子,是我们的卧室。


  有了向阳的窗子,仿佛有了全部的幸福:那小窗,白天透进灿烂的阳光,夜晚泻下银霜似的月色。窗外有一挂风铃。因为冬日不怎么开窗,那风铃挂在屋里,终日沉默不语。后来,我别出心裁,把它挂到窗外去。每当有风儿吹来,那风铃便尽情欢歌。让人在冬天里,似乎听到了春日的絮语。


  那一排房子是一个大杂院,住了六七户人家。春天,大家不约而同地都种了丝瓜和梅豆,它们爬上房顶,或顺着立电视天线的杆子,爬到超过房顶的高度。每到秋天,瓜藤豆秧俯仰生姿,红的梅豆花和黄的丝瓜花争奇斗艳。小丝瓜一天天长大,人从下面经过,有时会被小丝瓜碰了头,或者被饱满的梅豆,打了脸……


  有一年,槐树下突然长出一颗葫芦苗,大家都很忙,根本没人在乎它的生死。这葫芦苗不仅很顽强地活着,还顺势爬到那棵槐树上,结出很多长柄的葫芦。秋天,葫芦秧都干了,那些大小不一、长短不齐的葫芦,还炫耀似的吊在那儿,直到下雪了,也没人理。


  深秋,经几场雨,晒几天太阳,就到冬天了。冬天的窗外,也有很多风景:干透的瓜秧豆秧,就是天然的水墨。经过雨露一夜的滋润,这幅水墨画早上酣畅淋漓,中午立体淡雅,再加上野外的鸟儿,也开始到院子里觅食,常常在瓜藤豆秧上打闹嬉戏,这水墨画便有了动感和灵气。


  屋里的墙上,被两个女儿写了很多字:十点去翻棉花,五点去收棉花,6点20看电视剧《大力水手》,……


  后来,我的孩子长大了,那小房子变老了,水泥的地面鼓起了大包,墙壁上有了裂缝,门窗也变得腐朽,屋顶在急雨突袭时,也开始漏雨……


  终于,有一天,它们都被推倒了,成了一片废墟。


  那小房子从建起到变成一片废墟,一直庇佑着我们,温暖着我们。虽然时光过去了那么久,每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依然会想起它,也想起很多或快乐或忧伤的时光。


  作者:宗风秋


标签:
作者:司马青衫
附庸风雅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遇见美好,聪明人是分享出去.)
版权所有原创文章,转载请保留或注明出处:https://www.simaqingshan.com/post/3261.html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6767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