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集故事说到,李业利受周秉祥之托为其后人周三宝指出一条改善生活质量的途径,故而,就有了李业利的雁岭洼之行,终于使多年前发生在雁岭洼的那桩疑案大白于天下。
张老顺说到这里,我问:周秉祥的后人周三宝后来究竟烧没烧高粱酒呢?
张老顺又卖起了关子,说:别着急,还是先讲咱们的故事。虽然上集讲了李业利雁岭洼探究疑案真相,但这一集还得先从《高粱熟了》讲起。李业利和两个儿子把周三宝的高粱烧成酒给他送去,并嘱咐他到雁岭洼去烧酒,但周三宝这个耳朵听那个耳朵出,并没有太往心里去。莲浦村民烧地瓜酒多在农闲的冬季,周三宝也烧过,够自己喝就得,没有想用它做买卖。至于烧高粱酒,一是自己没弄过这个,二是规模要比烧地瓜酒大,工序也繁杂,最后弄成弄不成还是个未知数。周三宝是个守成之人,就喜欢种庄稼,没有经商意识。况且这个李业利不是阳间之人而是一缕阴魂,现在这个世道,连活人的话都不能完全相信,何况是死鬼的话?所以,过了很长时间,周三宝一直没有烧酒的动静。
这天深夜,周三宝睡醒一觉下地小解,朦胧之中似乎听见外面传来几声“哗啦、哗啦”的轻微响声,似是大门上的门环在响动。莲浦一带的民居有个特点,家家户户都有个大院子,还有个大门,门上钉着两个铁制的门环,有人进来或敲门或摇晃门环。有时候大风吹过,也会摇动门环发出阵阵响声。周三宝寻思,现在已经是初冬季节,说不定是一阵山风吹过摇动门环发出的响声,就没有在意,小解完爬到炕上又呼呼大睡。
第二天晚上,周三宝下地小解时又听到大门的门环响动,似乎比头天晚上声音大了一些。因为白天曾经刮过大风,周三宝以为还是风摇动了门环,仍然没有引起注意,继续睡自己的大觉。然而到了第三天晚上,他正在酣睡中,却被睡在身边的老婆温改姐叫醒。周三宝揉揉眼睛,打一个哈欠,埋怨地说:你这老娘们不好好睡觉,发什么癔症?
温改姐说:当家的,你听,外面好像有叩门声。
恰在这时,外面的叩门声消失了。周三宝坐起身来竖起耳朵听了听,什么声音也没有听到,就又躺下睡觉。不料睡了不到一个时辰,又被温改姐摇晃醒:当家的,你仔细听听,真是有人叩咱家的大门哩!这么晚了,谁在叩门呢?莫非不能等到天亮再说吗?搅得人连个安生觉也睡不成!
周三宝也听到了叩门声,满不在乎地说:不奇怪。我前两个晚上也听到了这个声音。
听周三宝如此一说,温改姐惊讶地问:什么?前两个晚上就有叩门声?那你怎么不去看看是谁呢?或许有人真有什么要紧事情找咱家说呢!
周三宝大咧咧地说:深更半夜的谁找咱家说事情?现在是什么季节?刚刚入冬。刚入冬风不停,这是咱们莲浦村一带的民谚,难道你忘了?风一吹门环就有响声,这不正常吗?你瞎咋呼个啥?
老婆说:这个民谚我当然记得。倒是你忘了咱们莲浦村的一句俗语。
什么俗语?周三宝问。
风怕日头落,鬼把公鸡叫。白天刮风,太阳落山后一般就会停下来。你听听,眼下哪有一丝风?
周三宝支楞着耳朵细一听,可不是嘛,真是没有一丝风吹过。如果有风吹过,那就不光是门环响,连院子里的杨树叶子也会“哗啦哗啦”响起来的,可现在杨树叶子却没有一丁点声音。莫非真如老婆所说,有人找自己有事情?对了,头两天晚上也没听到杨树叶子响,看来真是有人找自己来了。想着,周三宝披上衣服,下地来到大门口,拉开门闩推开大门朝外看了看,黑咕隆咚的什么也看不见。周三宝小声问了一声:刚才是谁敲门了?
没有人回答。
周三宝又提高声音说:喂,刚才是谁叩我家大门了?有什么事情吗?
还是没有人回答。
周三宝不耐烦了,语气不免有点生硬,声音也更大:哎哎哎,你到底是谁呀?连续三个晚上了,搅得我家连觉都睡不好。你究竟想干什么?
让周三宝生气的是仍然没有人回答。无奈,他只好关上大门,回屋去接着睡觉。
温改姐问他:没有见到人?
周三宝说:没有。
温改姐说:没人叩门,门环怎么会响呢?
周三宝说:可能是谁家的孩子调皮摇晃门环呢!
温改姐摇摇头说:不可能。哪个孩子三更半夜不睡觉来摇我家的门环?
转眼到了第四天晚上。周三宝睡觉前没有插大门闩。他寻思,如果有人来找他,直接进来就行,不用叩门环了。因为心里记着这件事,他也睡不着,就躺在炕上等着,大睁着两只眼睛盯着屋顶发呆。
奇怪的是,门环一夜没有动静。你说气人不气人!我插着门,你叩门;我不插门了,你反倒不来了。不来也好,说明你没有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真要有急事你还会找我的。这样一琢磨,周三宝就放宽了心,慢慢地把这件事情忘在脑后了。
入冬后,是莲浦村烧酒的季节。因为雁岭洼出事后,村里把烧酒作坊搬到了石板沟。这个地方离村子比较近,也就是三四里地。周三宝已经好多年不烧酒了。今年,他又动了烧酒的心思,因为今年村里红薯大丰收,光周三宝就收获了好几千斤。他家人口不多,这么多红薯一下子吃不完,储藏是个大问题,储藏不好就会烂掉。有的人家收获红薯更多,有一多半弄到石板沟去烧了地瓜酒,这样可以避免大量红薯烂掉。
周三宝把到石板沟烧酒的准备工作做的差不多了,明天就要进驻石板沟。奇怪的是,这天夜间叩门声又响了起来。更加诡异的是,周三宝出去看时,还是见不到一个人影。叩门声搅得周三宝心神不定、惶惶不安,也没有心思去石板沟了。
这天黄昏,周三宝也无心思吃晚饭,坐在院子里的石碾上抽闷烟。老婆温改姐过来提醒他说:这里面肯定有“鬼打刀”。
温改姐这句话,真提醒了周三宝。他记起秋天丢失高粱的事,那就够玄乎的。说不定叩门也是同样的玄乎事。可怎么来解这个玄乎事情呢?一点头绪也没有啊!
温改姐说:咱们是不是找找张老顺呢?那可是莲浦三里五乡有名的半仙呀!
对!我怎么就忘了他呢?周三宝一拍大腿,差点从石碾上蹦起来!转脸对温改姐说:你这老娘们,平时说话总不着调,刚才这两句话说的还挺靠谱。走,这就找张老顺去!
天气冷了,羊群进了羊圈,张老顺不用看羊了。吃过晚饭后,他准备早早上炕睡觉。刚要躺下,突然看见周三宝和温改姐两口子在门外喊他:老顺叔在家吗?
张老顺说:在家。
周三宝说:找您说点事。
张老顺说:进来吧,大门没关。
周三宝和温改姐进了屋。周三宝问张老顺:老顺叔,你晚上怎么不关大门呢?
张老顺说:关它做啥?我家里又没有值钱的东西,值不得贼惦记;妖魔鬼怪找我,也不用来家里,在看羊的地头就能见面。你们说是不是?
周三宝和温改姐听了点点头,表示赞同,确实是这么个道理。
张老顺问周三宝:这么晚了,周家侄子找我有什么事?
周三宝迟疑了一下,没说出口。
温改姐嘴快,接过张老顺话头说:您的大门不关都没有事,可我家大门关了也不行。
嗯,张老顺一听,忙问:怎么回事?
温改姐对周三宝说:这件事情你比我清楚,还是你说吧。
周三宝把这些日子夜间有人叩门的事情向张老顺述说了一遍,而后又说:本来不想麻烦您,可我们实在没有办法,老有叩门声,闹的全家惶惶不安。我们俩是成年人,每天都是提心吊胆,何况两个孩子岁数还小,晚上都不敢出去和小伙伴们玩耍了。太阳一落山,就躲在屋里不敢出门。长此以往怎么能行呢?
温改姐接着说:我们觉得这里面有“鬼打刀”,想请老顺叔看看是怎么回事。
张老顺思忖片刻,说:好吧,这件事情你们就别管了,我会给你们一个满意的答复。
周三宝和温改姐一听很高兴,连连向张老顺表示感谢。
张老顺说:客气话先不要说。我只是答应把叩门声的前因后果搞清楚,但不知道这是件好事还是坏事,你们道哪门子谢?
周三宝说:谢还是要谢。弄清叩门声就是老顺叔的一大功劳。至于是好事还是坏事,我们兜着就是。说完,和温改姐告辞张老顺回了家。
半个月后的一天晚上,张老顺来到周三宝家。没等周三宝开口,张老顺就说:周家大侄子,你是不是准备到石板沟烧地瓜酒啊?
是的。周三宝说:本来半个月前我就想去,只是夜间闹了几次叩门声,闹的我惶恐不安,就把这件事情拖了下来。我想等这件事情有个着落后,就到石板沟去。
我劝你还是别到石板沟了。张老顺说。
为什么不去?我都准备好了。周三宝诧异地问。
这个、这个嘛,与夜间叩门声有点关系。张老顺说。
哦,与叩门声有关?是什么人叩门?为什么要叩我家门呢?温改姐也惊讶地问。
你们真想知道?这回轮到张老顺问周三宝夫妻俩了。
周三宝温改姐异口同声地说:我们真想知道。
好,那我就告诉你们事情的经过吧。张老顺说。
自从周三宝两口子找到张老顺家,提到夜间门环响动时,张老顺就怀疑与周家那位老世交有关系。这位老世交就是李业利。上集故事《酒坊内外》中提到,李业利曾把雁岭洼之行的所见所闻告诉看羊的韩记皂,而韩记皂又把这段经过传递到张老顺耳朵里。故而,张老顺自然而然地就想到了李业利。这天夜间,张老顺也没有惊动周三宝,自己穿了一件老羊皮袄,眯缝着两只眼,坐在周三宝家大门口,他要等一个特殊“人物”到来。说到这里,大家应该明白了,这个特殊人物就是李业利。所谓特殊,就是说他并不是人而是一个幽灵一缕阴魂。
时至三更,张老顺忽觉一阵阴冷的风声掠过身旁。奥,他来了,张老顺心里说。这时,只见他站起身来,活动活动腿脚,低声说:伙计,你迟到了。我等了你近两个时辰,两只脚快冻僵了。
一个黑影飘落在张老顺跟前。黑暗中,张老顺模模糊糊地看到黑影戴着一顶宽檐大草帽,和韩记皂所述说的那个人一模一样。嘿,不好意思,有点事耽搁了一下,晚了一会儿。黑影低声说,声音刺啦刺啦的,就像钝锯锯硬木头一样,难听得很。
奥,是这样。知道你去办事,我晚来一会儿就好了,白挨了半天冻。张老顺半开玩笑半认真地说。
黑影听了,嘿嘿笑了一声说:半仙真会开玩笑。
张老顺说:你也知道我这个绰号?
太行山方圆八百里,又有谁不知道你的大名?黑影说。
张老顺摇摇头说:惭愧,也不是什么好名声,知道的人少一些也好。
黑影问:你怎么知道我今天晚上会来?这么早就来等着?
张老顺说:我明人不做暗事,你呢,也是名鬼不做暗事。你三番五次叩人家周三宝家的门环,不就是为了让我来吗?怎么着?我还是称你一声李师傅吧。
嗨,什么事情也瞒不过你哪!黑影又低声笑了笑,说:叫什么师傅,就叫我李业利吧。
哪能呢,论岁数,你应该是我的长长长长辈了,莲浦人讲究尊幼有序,不能乱了章程。张老顺一本正经地说。
唉,我如果是阳间之人,你这样理论自然没错,但、但我现在是阴魂一缕,你再这样理论,我就有点不敢当了。李业利幽幽地说。
张老顺说:怎么排辈分下来再说,咱们还是先说正事吧,天挺冷的,我这老腿老胳膊的都快坚持不住了。
对对对,先说正事。李业利满口应承。
张老顺说:我听说,你曾受周三宝的先人、也是你的恩公周秉祥所托,要帮助周三宝一把,可有这事?
李业利说:有这事。加上当年来莲浦村逃荒避难,算起来,我这已经是第四次来莲浦村了,可见我对莲浦村的感情该有多么深厚。
真难得。莲浦村有不少人出去做官做事做买卖,有些人出去后再也没有回来过,明摆着是忘记了这个生自己养自己的小山村了。而你,与莲浦村本不相干,又是阴间之魂,为了当年滴水之恩,却愿以涌泉相报。我称呼你是大义之人或许不太合适,但称你一声大义之魂还是应该的。张老顺说。
李业利说:当年恩公周秉祥收留我们一家数口,那可不是滴水之恩而是再造之恩哪!别说后来恩公又专门相托,就是他不托,我也会前来报恩的。比如前段时间高粱秸破蔑和烧高粱酒之事。
张老顺说:你这次来,好像不愿意和周三宝见面,是不是?
是的。李业利回答。
这就怪了。你既然以前和他见过面,为什么这次却不愿意见面了呢?
李业利说:我发觉周三宝这个人胆子很小,是个安分守己的老实人。我这个副尊容加上自己的身份只能在夜间出现。上次我和两个儿子来就差点吓坏他,所以这次就不好意思再见他了。可报恩的目的一定要达到,怎么办——
张老顺接过话头说:所以你就老叩他家的门环,逼迫着他去找我,让我给你当传话筒,对不对?
嘿嘿,听说莲浦村有一句俗语:鬼仙鬼仙,仙家像鬼,鬼不像仙。意思是仙能算过鬼,鬼却永远算不过仙。我这点小心思居然早早被你算了出来。嗨,你哪里是半仙,活脱脱一个大仙家嘛!李业利这句话倒不是奉承张老顺,而是发自内心的钦佩。
听说周三宝准备在石板沟烧地瓜酒,而且把一些烧酒的一应用具也搬到了那里。张老顺说。
对,这个我已经知道了。就是这件事情让我挺为难。本来我以前告诉过让他烧高粱酒,不知道这个周三宝为什么不愿意听我的话,非要去烧地瓜酒。李业利说着长长地叹了一口气。
张老顺说:别看我平时爱喝两口儿,但对烧酒却是个门外汉。不过我知道,今年莲浦村红薯收成好,乡亲们一下子又吃不了那么多,放又放不住,除去晒一些红薯干外,只好用来烧地瓜酒。周三宝家的红薯不是太多但也收获了大几千斤。据说他过去因为红薯吃多了,还落下个肚子反酸的毛病。你说,这么多红薯不弄去烧酒这么办?烂掉?那多可惜!
李业利听了大摇其头,宽檐草帽一晃一晃地差点掉下来。他说:其实,完全可以把多余的红薯卖给烧地瓜酒的街坊四邻嘛!
你真不愧是契丹耶律氏的后代,脑筋就是转得快,这确实是个好办法。嗨,也别说周三宝人老实脑筋转得慢,就连我这个半仙都没有想到这一招,看来我们都不是做生意的料啊!张老顺啧啧着嘴赞叹地说。
李业利嘿嘿笑了笑说:这与耶律氏没有关系。为了生存就得逼迫着自己想办法。我记得自己尚在人世的时候就听老人们讲过,在这个世界上,只有想不出来的办法,没有办不成的事情。说到这里,他停顿片刻又接着说:周三宝的事情还需要半仙费费心,让他彻底打消在石板沟烧地瓜酒的打算,尽快到雁岭洼去。待到深冬到来,天寒地冻对烧高粱酒不利。地瓜酒、高粱酒的烧制方法虽然大同小异,但工序上毕竟还是有不少区别的,不能完全用烧地瓜酒的方法烧高粱酒。
张老顺说:别的都好说,就是烧酒的工具不好搬动,杂七杂八一大堆,从三四里地外的石板沟搬到七八里远的雁岭洼,要费不少周折。这一点,我估计周三宝不太乐意。
你是说周三宝嫌搬东西费劲?李业利问。
是,雁岭洼与石板沟位置大调角,道路崎岖难行,谁愿意耗费力气搬腾东西呢?又是锅又是灶又是勺子又是瓢的。张老顺说。
嘿嘿嘿,李业利突然又笑了起来,说:这个事情好办,不用周三宝搬动工具,我已经替他搬到雁岭洼。他只管人去那里就行了。
你已经替他搬去了?什么时候?怎么搬去的?在张老顺看来,这是一件不可思议的事情。莲浦村民往石板沟搬运烧酒的工具,都是用驴或是骡子驮去的。李业利独自一个,白天不方便行动,而晚上又是黑灯瞎火,他怎么把那么多东西弄到雁岭洼去?故而有此一问。
这个、这个,对于你们可能觉得挺难的,得用几整天的工夫,但对于我们却轻而易举,也就是一两个时辰的工夫。李业利轻描淡写地说。
忽然,张老顺想起了李业利的身份。是啊,自己不能用常人的方法往鬼魂身上生搬硬套。有些事情,世人能做到的,鬼魂做不到;而鬼魂能做到的,世人又无法做到。他问李业利:我想起来了,你刚才迟到了近两个时辰,是不是办这件事情去了?
嘿嘿,我是彻底服了你半仙了,阴间的鬼魂都瞒不了你,又何况阳间的世人呢!李业利也啧了啧嘴说,石板沟那里的事情我都弄好了,拜托你费费心一定要把周三宝劝到雁岭洼去,不然在那边我无法向恩公周秉祥交代。
李业利这几句话,让张老顺非常感动:面前这个黑影不过是阴间一缕阴魂,多少年来为了报答周家当年滴水之馈、粒米之赠,心心念念矢志不渝,这份大义和恩德,即便在阳世间也不多见!此时此刻,他觉得向李业利作什么保证都多余,就只是郑重地点了点头,也不知道李业利看见没看见。点过头后,张老顺低下头沉思,思考这件事情应该怎样和周三宝说。过了片刻再抬起头时,发现李业利早没了影儿……
……
听完张老顺与李业利见面的经过,周三宝半晌没有言语。
老婆温改姐有些着急,就用胳膊肘戳了他一下说:当家的,你倒是说句话呀?怎么像小米干饭一样焖(闷)起来了?
周三宝还是没有说话。张老顺也等的有些急躁,说:去不去雁岭洼,那是你们的事情,反正我把信捎到了。说着,欠了欠屁股,做了个走人的姿势。
温改姐又用胳膊肘戳了周三宝一下,怒气冲冲地说:你真是个三脚踢不出屁、一锥子扎不出血的木头疙瘩!这回她用的劲儿比较大,周三宝本来在炕沿上坐着,差一点儿被温改姐戳到地下。
这一戳,周三宝也生了气,当着张老顺的面又不好发作,便瞪了温改姐一眼说;你真是头发长见识短。烧酒能和你纳鞋底那样简单吗?一针进一针出就完事?那比咱们盖三间大瓦房省不了多少事!石板沟那里都是现成的东西,说不去就不去了?雁岭洼已经荒废多少年了,一片断壁残垣,光清理场地没有半月二十天也清理不出来。
温改姐说:刚才老顺叔不是说了吗?那里已经安排妥当了。
张老顺说:对,李业利说已经弄好,不用你再费劲儿了。
周三宝摇了摇头说:你们也真是的,鬼话也相信?他说弄好就弄好了?眼见为实耳听为虚,明天我到雁岭洼看看再做决定不迟。
张老顺说:你说你不相信鬼话,可秋天那档子事情你怎么就相信了呢?那不仅仅是鬼说的话,而且还是鬼做的事呢!
张老顺这一反问,说的周三宝没了词儿,脸一红,嗫喏着说:此一时彼一时嘛,那时不过是几棵高粱而已,这回要卖大几千斤红薯,还要购买别人家的高粱,这里外里一折腾,可就不是仨瓜俩枣的事了。
张老顺说:大侄子说的对,明天去看看稳妥。我和这个李业利初次打交道,也拿不准他这鬼话可信不可信。
第二天一大早,周三宝先来到石板沟,想看看自己运来的烧酒工具还在不在?一看,锅灶之类果然没有了踪迹。吃过中午饭后,他又来到雁岭洼。站在洼口举目一望,心里马上凉了半截:看来这鬼话真不能相信!李业利信誓旦旦地说这里都拾掇好了,好个屁!你看看,还不是满眼的荒草丛生、瓦砾遍地吗?
周三宝心里这个气呀!雁岭洼还是荒芜一片,石板沟的工具没了踪影,这不是赔了夫人又折兵、鸡飞蛋打一场空吗?无奈,只好坐在一堆破砖烂瓦上唉声叹气。
初冬的天黑的早,不知不觉太阳就落了山。周三宝一看天色晚了,连忙站起身来,拍拍屁股上的土,抬脚就要往回走,还有七八里崎岖不平的山路呢!他刚抬起脚转过身子,忽然觉得前方两三米处多出一堆碎砖头块。咦,这条小路刚才来时自己还走过,并没有东西呀,怎么转眼工夫多了一堆砖头?
砖头挡着路,要想通过必须把砖头搬开。周三宝弯下腰搬砖头,搬着搬着,忽然发现砖头下面压着一块巴掌大的破羊皮。他捡起破羊皮,翻过来折过去看,因为天色已晚,看不清上面写着什么,只是依稀看到画着一些弯弯曲曲的道道,还有一些文字和数字。一张破羊皮有什么用?周三宝随手一扔,把破羊皮扔到远处。巧的是这时正好吹来一阵风,居然把破羊皮又吹到周三宝的脚下。周三宝用脚一踢,把破羊皮踢到一边去。这回不是巧而是怪了!又是一阵风吹来,把破羊皮再次吹到了周三宝跟前。
娘的!这块破羊皮还赖上我了!周三宝捡起破羊皮正要撕碎扔掉,就在这时,一个苍老凄凉的声音猛然传进周三宝的耳朵里:住手!
周三宝下意识地停住手,转头四周看了看,却看不见一个人影。奇怪,声音是从哪里来的?这时,周三宝突然觉得眼前一黑,天地一片混沌,大脑一片空白,神志有些不清。工夫不大,他恢复了神智,发现眼前多了一位矮小个子的老头儿,看样子有七八十岁的年纪。
老人家,你、你是谁?你从哪里来的?你要干什么?周三宝胆子本来就不大,加上此时天色朦胧不清,突然冒出这么一个人来,确实吓人一跳。
我就是雁岭洼的人。你问我干什么?哈哈,我来还你周家一件宝贝。矮小老头儿说,声音苍凉可怖。
宝贝?我周家的宝贝怎么会在这里?周三宝哆嗦着嘴唇说。
嗯?那个戴宽边大草帽的耶律氏后人难道没有告诉你?莲浦村的张老顺莫非也没有和你说过?矮个小老头诧异地问。
他们什么都没有和我说过。张老顺我倒知道,他是莲浦村一个看羊的,至于你说的戴宽边大草帽的人我不知道是谁。周三宝说。
矮个老头儿听了,皱了皱眉头,诧异地说:这就奇怪了,他们怎么不把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告诉你呢?
是什么事情?你现在告诉我不一样吗?周三宝说。
既然他们没有告诉你,那我只好告诉你了。矮个老头儿说,当年为了这块破羊皮,雁岭洼曾经掀起一场腥风血雨的争斗,最后的结局是两败俱伤。
周三宝说:这个事情我有耳闻。
矮个老头儿说:破羊皮本来就是你周家的,但在这个断壁残垣的雁岭洼藏匿了很多年。今天,是它归还主人的时候了。
周三宝随口问了一句话:一块破羊皮有什么用处?
矮个老头儿说:当年你们周家的地瓜酒比我们烧得好,就是这块破羊皮的作用。现在,那个戴宽边草帽的黑影让你在雁岭洼重操旧业,没有这块破羊皮怎么行呢?
你是说这是——
这是一封烧地瓜酒的秘笈,它告诉你烧酒时下多少料,用多少水,烧多大火候……总而言之,没有它,你烧不出好酒来。
奥,怪不得张老顺说李业利让我来雁岭洼烧高粱酒,原来因为有这个秘笈。周三宝若有所思地说。
对头。唉,你们周家哪辈子修下阴德了,那个耶律氏后人这么为你们卖力,真让我们羡慕嫉妒恨哪!矮个子老头儿深深地吁了口气说。
周三宝把破羊皮装到衣兜里,向老头儿抱拳行了一礼说:老前辈,秘笈我收下了,谢谢您老人家。天色不早,我还要赶回莲浦村,就此别过。说完,迈开腿就要走。
老头儿伸出胳膊拦住周三宝,说:你先别走,我的话还没有说完呢!
老人家还有什么吩咐?周三宝愣了一下说。
吩咐谈不上。世上有句话叫礼尚往来,不知道你听说过没有?老头儿说。
当然听说过。居家过日子礼尚往来的事情不少。周三宝不明白老头儿怎么提出这么个问题,也不知道他要怎么个礼尚往来。
老头儿说:我把烧酒秘笈还给你周家,但你要把一样东西还给我桓家。
你姓桓?
对,我姓桓。
莲浦村有姓韩的,没有姓桓的呀!周三宝愣了。
唉,这个李业利……他不说也罢,其实说了也没有用处。你家里是否有个高粱秸做的奁装盒?老头儿问。
是有一个。你怎么知道?周三宝又是一愣、
老头儿说:你把奁装盒给我。
周三宝说:那是李师傅赠给我的,怎么成了你家的东西?
老头儿说:这一点连李业利都不清楚。契丹当年灭国后,他们耶律氏南下逃难来到现在的住地,而这个地方我们已经住好多年了。我们也是逃难来的,算是惺惺惜惺惺吧,允许他们住在这里,还教会了他们不少吃饭的手艺,其中就包括编织奁装盒。
周三宝说:如此说来,你们应该在几百里地外的平原上住着,怎么来了这大山里面?
老头儿说:后来我们因为一些事情得罪了当地的豪强,被人追杀,在那里已经无法立足,只好躲进这太行深处,改姓韩为姓桓。莲浦村的韩家和我们是族亲,后来他们改回了韩姓,我们没有改。
奥,原来是这么回事。周三宝点点头说。
老头儿又说:这份烧酒秘笈我替你周家保存了多年。你来这里烧高粱酒,我们也不和你唱对台戏了,要回我们自己的东西找个地方干老本行去。
周三宝听出老人家话音里带着伤感,连忙说:雁岭洼酒坊原本就是我们两家共同建造起来的,我们还接着烧酒烧高粱酒吧。我们会密切合作,绝不会像先祖那样大动干戈。
老头儿说:不干了。我知道你是个忠厚老实的人,但谁敢保证我们的后代怎么样?还是算了吧。
周三宝说:话既然说到这个份上,我也不勉强老前辈。只是这里瓦砾满地,我需要再考虑一下能不能在这里烧酒。
老头儿说:不碍事。李业利都给你准备好了。你明天再来,这里就会大变模样。
周三宝说:那敢情好。等我回去拿上奁装盒,明天来交给你。
老头儿说:不劳驾你了。我自己有办法取。天不早了,你快回家吧。
周三宝刚回到家,就见老婆温改姐迎上来说:当家的,你可回来了。咱家的奁装盒丢了。
怎么丢的?周三宝心里一惊,东西没了,矮个老头儿来要怎么办?
温改姐说:刚才忽然吹来一阵风,风过后,奁装盒就没了。屋里屋外,我找了好多地方都没有找到。
周三宝一听,心里有了数,说:别找了,丢就丢了吧,也不是多么值钱的东西。
第二天,周三宝又来到雁岭洼。果然如同老头儿所说,这里已经焕然一新,烧酒的设备一应俱全,只等他来上马开工……
……
张老顺讲到这里,很长时间没有说话,光闷着头抽烟。
我问:讲完了?
张老顺说:说讲完也算讲完了,说没讲完也算没有讲完。
我听了一头雾水,说:此话怎讲?
张老顺说:离雁岭洼不远,靠近莲浦村这边有一条沟,长满了李子树,村民叫它李圃。周三宝在雁岭洼烧酒,经常路过这里。
我听出张老顺话里有话,就说:好,新故事来了。
张老顺说:对,下一集讲《李圃诵音》。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