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伛说西游】玄奘身世:忍辱负重

【老伛说西游】玄奘身世:忍辱负重

上一篇,老伛交待了玄奘真正的生父,其实是当朝武将【刘洪纪】之子【刘洪】,同时,老伛还改写了“玄奘简历”。在这份简历中,观音亲手导演了一出骨肉分离、恩将仇报的人间悲剧。至于观音的真实用意,以及隐藏其后更大的秘密,老伛将在随后以及今后的分析中,详细为您破解。

眼下,我们关心的是:作为悲剧故事的主角,玄奘是如何看待自己的所作所为?这段刻骨铭心的生离死别,对他日后的影响又到底如何?

在老伛改写的“玄奘简历”中,有这样一段描述:【取了供状,招了先年不合、谋死陈光蕊情由。玄奘始知真象,然杀人偿命,法不言情】。事实上,这段文字的前半段是原著的内容,老伛仅在【招了先年不合】之后加了一个顿号而已,其他是为了缩写而做的个别删减,并不影响本意。可别小看这小小的顿号,没有它,多少人被吴承恩的“障眼法”所蒙蔽,以为是仅指【谋死陈光蕊】一事。

什么是“先年不合”?当时在场的三个相关人物中,殷丞相和殷温娇是心知肚明的,惟独玄奘不明就里。也正是那段难以启齿的“先年孕而不合”,刘洪当众“招了”,不仅引得殷氏父女心如刀绞,更让玄奘如雷轰顶——“不是的!不是的!……事情怎么会是这样!”

面对“实真面假的女婿”和“杀人伪任的水贼”,堂堂当朝丞相,你让他如何决断?颜见“真情实意的情夫”和“杀夫冒名的贼人”,弱弱名门闺阁,你教她如何从生?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夫”“贼”在温娇言语中的交替称谓,不仅是温娇内心的真实感受,也是作者巧设玄机的笔法。

“玄奘始知真象,然杀人偿命,法不言情”这一段是老伛加上去的。殷氏父女别无选择。玄奘也由于自己的无知与鲁莽,内心抱受【剜肝取心】的煎熬。他理解外公安排【团圆会】的用意,不是吗?生活还要继续,尽快走出这段奇耻大辱的阴影,回归与大户人家相匹配的【合家欢乐】吧。

他还是没能走出阴影。先前的僧侣生活,那日复一日诵读的“色空”二字,在残酷的人情世故面前,已然模糊不清。

尽管在金山寺面对法明长老,那信誓旦旦的表态,依然回荡耳际——【容弟子去寻见母亲,然后头顶香盆,重建殿宇,报答师父之深恩也!】;尽管在初见生身母亲时,那依依不舍的恳求,仍然铭记在心——【十八年不识生身父母,今朝才见母亲,教孩儿如何割舍?】;尽管为婆婆舔开双眼时,那热泪盈眶的情景,犹然伸手可触。也尽管在带着光蕊面见婆婆时,试图为【合家欢乐】做出最大努力,以小辈的天真口吻说道:【这不是俺婆婆?】。

也许,只有在真正了解了“色空”的含义后,他的内心才能平静。“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是的,这十八年,既真实又虚无,既虚无又真实——【玄奘立意安禅,送在洪福寺内修行,……自到金山寺中报答法明长老】。

玄奘出家了,不!严格来说,是又回到“佛门”这个“大家庭”。而且,由于深重的罪孽感,他还必须义无反顾!因为,他已经没有任何离开的理由。他所能做的是以自己的身躯,践行自己无法兑现的诺言——【头顶香盆,重建殿宇,报答师父之深恩】

……

看着玄奘一步三回头地走进金山寺,把门僧人又“吱呀呀”地把门关上时——观音笑了!她转身问揭谛:你的“云盘”激活了吗?揭谛答道:“已经启用了,才存了几行字——【金蝉遭贬第一难,出胎几杀第二难,满月抛江第三难】”,“好的,再存上一条——【寻亲报冤第四难】”,揭谛不解地问:“不是‘寻亲报仇’吗?”,观音不耐烦:“看来你跟老娘白混了这些时日!”。

……

搁笔闲思之际,微信上的一条新闻引起老伛关注:《新疆和田3万名群众围捕暴恐分子》,“击毙暴徒九名,抓获一人,公安民警和群众无一伤亡”,值得赞颂。联想到近期,中央出台在新疆实行到高中的免费教育政策,真为习总的英明而鼓舞。

人的生命是宝贵的,“好死不如歹活”嘛。都说中国人已经够多了,可是,有谁能对你说“你是多余的”,然后把你“删除”掉?更不要说自己主动把自己“删除”。可老伛楞是不明白:这恐怖组织有何能耐,可以教人活生生走向死亡?

后来终于明白了一些道理:人的行为是受意识控制的,而意识又是与个人长期修为密不可分的,这一修为是在个体与环境相互交融与磨合的过程中,逐步积淀的结果。现代社会的一大进步,就是强调教育的普及和信息的公开,两者缺一不可。“教育”给人思辨的能力,“信息”给人思辨的条件。

恐怖组织的基本做法,就是对你不容思辨的“强化洗脑”,并提供经过筛选的“单一信息”。这就是为什么它们要招募“没有文化”、“苦大仇深”的未成年人,并送入集中营强化训练的原因。在这样的意识控制之下,每个成员的大脑“内存”,运行的仅仅是“圣战”、“神圣”等少之又少的几行代码,当然就成了“行尸走肉”。

“威逼利诱”也是恐怖组织常用的手段。在“威逼”方面,它们是不择手段的,一旦上了它的贼船,就只能一条道走到黑;在“利诱”方面,它们又是不惜血本的,组织上不会亏待你,甚至是你的家人。

老伛尚不清楚的是:在吴承恩那个年代,是否有“恐怖组织”这个说法?但是,通过人为制造悲剧,获得“苦大仇深”的“人肉机器”,在恩爷的这部著作里,的确是进行了详细的描述。那么,小说流行后即遭到官家的封杀,是否就是以“涉嫌散布恐怖组织言论”的名义?后来的恐怖分子是否从他的文字当中找到灵感?或者更宽泛一点来看,现今国人的遗传基因里,那些病变细胞的形成,是否与恩爷的这部著作有关?老伛都无从考证。

但有一点是毋庸置疑的,作为一名官场失意者,他目睹了政治腐败和社会堕落现象,而作为一介文人,他更洞察到隐藏在这些现象背后的,深层次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他本可以凭借这些知识,在更高的手段上,游刃于官场,穿行于江湖。但恩爷“另类”了,他选择了“不合作”的态度,更选择了“批判”的行为。他也清楚地知道,在国人的词汇里,这“批判”意味着什么。他所能做到的,是以文人委婉含蓄的典型风格,用神话故事演绎他那发自内心的观感与诉求。

是的,他太另类了,国人吟诵的是平仄有韵的律诗绝句,捧读的是一招制胜的奇策怪谋,而他偏偏要与“主旋律”唱反调,与“正能量”相抗衡,结果不仅得不到官家的认可,也被民间恶搞得面目全非。老伛私下以为,如果恩爷把他的这些神话故事改写为官场秘籍——《成仙宝典》,是“九九八十一计”,而不是“九九八十一难”。那么,他的命运一定是截然相反的,不要说当朝官家如获至宝,就是放到现在,也一定会制作成国礼送给美国总统奥巴马。

不要以为这是说笑。 看官麻烦您去问一下“度娘”——“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其中有一条是“客观分析”,就是用“辩证法”告诉你,这条简单的道理“还是有很多问题的”。老伛无意争辩,只是觉得对一个自以为是的人来说,指出他的毛病,无异于判他的死刑,无论“苦口”还是“甜口”,也无论“良药”还是“毒药”,只要告诉他“该吃药了”,就是对他最大的羞辱。

好了,从“玄奘出家”,扯到“恐怖组织”,又侃到“良药苦口”,尽管有着内在的逻辑性,但毕竟是跨度太大了。还是回到前面的话题上来。

玄奘“立意安禅”,最终获得了令人景仰的成就。唐太宗钦授【左僧纲、右僧纲、天下大阐都僧纲之职】,头顶光环,玄奘主持了由一千二百名高僧参与的【水陆大会】。更让玄奘感到无比荣耀的是,唐太宗钦赐象征佛界最高荣誉的锦襕异宝袈裟一件和九环锡杖一条。

这当中,我们又看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作为前台导演的观音,不时也客串一下角色,这两件宝物,便是她迫不及待地从后台走向前台,亲手交给唐太宗的。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老伛纳闷:这上蹿下跳的“婆娘”,如此轻易地就把这两件宝物拱手于人?尽管这是在她一手策划下,唐太宗乖乖地举行【水陆大会】,的确扩大了佛家的影响,是应该给与适当奖赏。但是,这一奖励是否出手得过于大方?这可是如来钦赐的宝物,她将如何向佛祖交代呢?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果然,她开出条件了:西天取经,否则【水陆大会】将无果而终,不仅你李世民小命不保,大唐江山也危在旦夕。说完,随意摆了一个“破势”,让唐太宗高兴得手舞足蹈,慌忙选出全国摄影大赛冠军得主,抓拍下这光彩耀人的一刻——【喜的个唐太宗,忘了江山;爱的那文武官,失却朝礼。盖众多人,都念“南无观世音菩萨”。太宗即传旨:教巧手丹青,描下菩萨真象。旨意一声,选出个图神写圣远见高明的吴道子,此人即后图功臣于凌烟阁者。当时展开妙笔,图写真形】。随后,她带着贴身保镖,头也不回地径往她的南海别墅度假去了。

是该休息去了,这趟差事让她随带的《三十六计》,又增添了新的折皱,接下来,用不着她再操心了。“利诱”给了,“威逼”也做了。她相信:一切都会按照她的设想进行下去!——对了,那书上的折皱,是应该好好修裱一番。

观音设想的没错——唐太宗也不是无能的主,一句【御弟圣僧】就让玄奘海誓山盟,戴着“三藏”的高帽赴汤蹈火去了。只是可惜一时冲动,外加了一个【紫金钵盂】,不过煌煌大唐国君,也不能一毛不拔,给了就算了。

玄奘——噢!对了,从此还有一个雅号——三藏,作为大唐得道高僧,他真的走出了过去的阴影吗?真的领悟了“色空”的精髓吗?一路上的“西域美景”,真的让他心情舒畅了吗?



声明:

作者丨老伛博客

编辑丨司马青衫

标签:
作者:司马青衫
附庸风雅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遇见美好,聪明人是分享出去.)
版权所有原创文章,转载请保留或注明出处:https://www.simaqingshan.com/post/856.html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有 1 条评论,24613人围观)
网友昵称:访客
沙发 访客游客2023-07-28回复
什么帮助都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