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阳楼记》与炒作高手滕子京

《岳阳楼记》与炒作高手滕子京

滕子京,仁宗朝官员,与范仲淹同科进士,因范仲淹的《岳阳楼记》而为世人所知。“炒”政绩让贬官滕子京迅速完成形象再造,但滕子京的“炒”之妙处,在于能在“炒”之“虚”、“实”之间找到一个契合点,让炒作与政绩二者达成一个平衡。有此一悟,其升迁自然水到渠成。

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流传千古,“庆历四年春,滕子京谪守巴陵郡(岳州古称)。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废俱兴,乃重修岳阳楼。”范仲淹的笔下,后人的心中,岳州知州滕子京是个勤政务实,政绩卓越的好官。可是,当了解历史之后,却将发现,这一切或许只源于滕子京的精湛炒作。

贬谪之伤

滕子京,本名滕宗谅,字子京。此人和范仲淹同科考中进士,担任州县级地方长官多年,多次被纪检部门弹劾,可谓官运蹭蹬。那么,在庆历四年春,滕子京为什么被贬到巴陵郡(岳州)呢?                     

之前,滕子京曾经担任泾州知州,因防御西夏入侵有功,升迁为庆州知州。到任不久,纪检官员就弹劾滕子京在泾州担任知州之时,滥用公款十六万贯(约合五千万元)。朝廷派出专案组前往调查,滕子京提前收到消息,竟然把有关的财物档案、人员名单一把火全部烧光,搞得专案组查无可查,无功而返。

滕子京这样做,无疑是此地无银三百两,纪检官员更揪住不放。宋仁宗听到汇报,龙颜大怒,滕子京玩忽职守、藐视国法竟然到了如此地步,就算杀头也不为过!

幸亏担任参知政事(副宰相)的范仲淹和担任翰林学士(皇帝贴身秘书)的欧阳修一力求情,反复申辩所谓的十六万贯公款,其实是当时每月发给泾州驻军的军费总数。滕子京在泾州防御战胜利之后,为了犒赏有功之臣确实从军费中挪用了一部分做招待费,但花费不过是三千贯(约九十万),数额不算很多。至于滕子京烧毁证据,或许是因为滕子京不想牵连到其他人。

宋仁宗一贯敬重范仲淹和欧阳修,既然两位大臣极力求情,宋仁宗也不好太驳两人的面子。宋仁宗把滕子京降一级调用。可纪检部门认为资料已经被滕子京销毁,范仲淹、欧阳修等人所说并无实据,仅仅听一面之词,一场泼天贪污巨案只贬官一级了事,实在有损国法威严,便宜了滕子京。于是,在这样的情况下,滕子京再次降级,来到了岳州担任知州。

“炒”与形象再造

滕子京在岳州为官的时间并不长,前后不过三年,之后就再次升官。其重修岳阳楼一是也只是在滕子京到达的第二年(越明年)。那么,短短一年时间,滕子京到底做了什么,竟然使得偌大的岳州“政通人和,百废俱兴”?

据时人笔记和岳州地方志可以知道,滕子京这一年最主要的功绩是修建了岳州学宫,为地方教育做出了一定贡献。可是,仅仅是修建学宫,让人们可以更多的了解文化,让读书人有了个进身之道,距离“政通人和,百废俱兴”实在有些遥远。

那么,为什么范仲淹会睁着眼睛说瞎话,把修建学宫这一项功劳就夸大成“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了不起的政绩呢?原来,范仲淹本人在写作《岳阳楼记》之前,并没有到岳州进行实地考察。范仲淹对滕子京为政情况的了解,大都来自滕子京精心炒作。

滕子京在上任之初,面对岳州干部,慷慨激昂的描绘了一副美丽的岳州蓝图。滕知州表示,在未来的几年,岳州领导部门将集中力量做好三件事,其一,修建学宫,彻底解决青年学子读书难的问题;其二,修建岳阳楼,弘扬先贤遗风,让岳阳楼成为岳州城的标志性建筑;其三,在洞庭湖畔修建偃虹堤,彻底解决为祸千年的水患问。滕知州的一番话,让岳州的干部百姓热血沸腾。很快,滕子京被贬岳州,却不计私利,一心铺在百姓身上的伟岸形象就广为流传,连身在中央的范仲淹也多有耳闻。

政绩是硬道理

  在王安石的《涑水记闻》中还记载了滕子京使用非常手段,筹集修建岳阳楼款项的事情。

  岳阳楼虽然是重建,可是规模比之前大了许多。岳州本不富庶,朝廷也不会拨公款修建一个毫无实际作用的楼阁。一般官员会朝老百姓摊派,搞所谓的集资,可滕子京没有。滕子京张贴榜文,告诉百姓,民间凡是有人欠债不还的,由官府出面督促,追缴回来的欠款充公,并给有关百姓精神鼓励。那些有烂账的老百姓想着反正欠款也讨要不回来,不如送给知州大人做个人情。于是纷纷的献上债券,由滕子京亲自带队到处讨债。岳州一把手上门讨债,谁敢不给?于是,几个月下来,要到的烂账竟然将近万贯(约合三百万元)。滕子京在知州衙门旁边开了一个小金库,讨回的欠款一律不入财务,统统由滕子京本人亲自掌握。据王安石估计,追讨的总数远不止这个数目,滕子京本人侵吞的应当很多。可当地的官员百姓却没有过多计较,反倒觉得滕知州不花公款,不搞摊派,用点手段,捞点油水,完全可以接受,认为滕知州太能干了!

这件事情自然也传到了范仲淹耳中,范仲淹有些担心,这位老友为官确实是一把好手,就是在用钱方面大手大脚,此前就因为经济问题受到纪检部门的查处,现在竟然还大搞工程建设,朝廷的那些人可还都盯着滕子京呢。不过,滕子京既没有动用公款,也没有搞摊派欺压百姓。据说百姓还很高兴,认为藤知州很能干,既然如此,纪检官员也只能够干瞪眼了。 

“实炒”与“虚炒”

  在岳阳楼即将建成的时候,滕子京派人把自己对于修建岳阳楼的种种意义,以及治理岳州的三步走整体方案告诉范仲淹,邀请老友给岳阳楼写篇文章。对滕子京被贬,范仲淹心中一直有些歉意,在可能的情况下,范仲淹想帮滕子京一把。纪检部门对滕子京修建岳阳楼颇有微词,范仲淹心中也有些疑惑,可是看到滕子京送来的报告,范仲淹放心了。加上范仲淹少年时期在洞庭湖畔生活过一段时间,对岳州确实有些感情。于是范仲淹遥想洞庭风光,写下了文词灿烂的《岳阳楼记》。文中,范仲淹开篇就告诉大家,滕知州修建岳阳楼,并非是虚耗民力搞形象工程,而是在“政通人和,,百废俱兴”的前提下,修建岳阳楼,复兴岳州文化,弘扬儒家精神。

老友范仲淹的这篇文章,大大提升了岳州城的知名度,使得岳阳楼成为中华大地上三大名楼之一,而滕子京本人,也被定位为岳州史上最优秀的一把手。“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仿佛说的就是他滕子京滕大人。

  用完老友范仲淹之后,滕子京又找到另一个铁杆欧阳修,派遣得力手下前往京城,劝说欧阳修为岳州偃虹堤写一篇文章。欧阳修比较谨慎,详细询问来人。滕子京的准备工作确实做的很细,手下递给欧阳修滕知州对修建偃虹堤写出的考评报告。后来,欧阳修在其文《偃虹堤记》详细记载了滕子京对大堤的规划:“长一千尺,高三十尺,厚加二尺,而杀其上得厚三分之二,用民力万有五千五百工”。看数据,藤知州应该对这项工作进行了比较认真的考察。欧阳修还有些不放心,说修建大提事情重大,不知道上级部门知不知道。手下告诉欧阳修,腾知州已经邀请上级部门考核多次,并且上报中央,已经获得了有关部门的许可。百般询问之后,欧阳修写下了《偃虹堤记》。

  岳州位于洞庭湖入长江口处,夏秋两季水位上涨,过往船只经常连停靠的地方都没有。汛期更是水患严重。可以说,如果偃虹堤建成,将成为造福岳州百姓的大好事。那么,滕子京究竟有没有按照原定计划建成偃虹堤呢?很遗憾,没有。

  据宋人王得臣《尘史》记载,滕子京在得到欧阳修的《偃虹堤记》一文后,立刻让人刻写碑文,朝野传诵,轰动一时,人人都说滕子京在岳州没几年,就做了三件大事。

  二十年之后,王得臣也来到岳州担任知州,仰慕先贤遗迹,首先就跑去欣赏偃虹堤,可是来到江边,只看到浩淼江水,空空如也。王得臣询问百姓,才知道滕子京根本没有动工修建偃虹堤就离开了岳州,到有小汴梁之称的繁华的湖州担任知州去了。从谋划岳州三项工程,到邀请欧阳修写文章,到滕子京离开岳州,前后有三年的时间。可是,三年过去了,本是最急迫最惠民的偃虹堤修建工程却根本没有动工。我们的滕知州,选择了比较容易,比较花哨的修建学宫和修建岳阳楼,而放弃了修建偃虹堤。

  可是,虽然没有修建大堤,可为民谋福利的好官名声已经传开了。范仲淹和欧阳修所做的文章传到京城,传到了宋仁宗的耳中。范仲淹称赞滕子京“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处庙堂之高,则忧其君;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被宋仁宗贬官之后心中没有任何怨恨,反倒心忧天下,一心铺在工作上。欧阳修也夸赞滕子京“不苟一时之誉,思为利于无穷”,不追逐一时的荣誉,而能够为百姓谋求长久的利益,做一些费时费力可能不讨好的事情。宋仁宗听闻大喜,这样的好官实在难得,当然要提拔重用。

于是,精于炒作的滕子京终于跳出苦海,离开了岳州这个伤心之地。



声明:

版权丨《大宋最官场》,网上均有售卖

编辑丨司马青衫

标签:
作者:司马青衫
附庸风雅也是一种积极的生活态度!(遇见美好,聪明人是分享出去.)
版权所有原创文章,转载请保留或注明出处:https://www.simaqingshan.com/post/991.html

相关文章

发表评论

评论列表 (暂无评论,18233人围观)

还没有评论,来说两句吧...